“慕容大哥,這就是你的不對了啊。”
張天元開口說道。
“怎麼了?”
“你這冊子可是價值十萬以上啊,隻要五萬這不是讓我做了小人嗎?”
張天元苦笑道。
“你做個屁的小人啊,剛剛要的酒不就是十萬嘛,就彆在這點小錢上說了,搞得咱們多小氣似得。”
“得,那咱就不說這個了,省得我顯得小氣。”
張天元想了想也是,五萬或者十萬,對他們這些人來說,又有多大區彆呢。
得到這冊子裡頭的這些古錢幣,這才是關鍵啊。
“其實啊,你彆看那幾枚雕母值錢,但這些裡頭,我最喜歡的反而是那些銀元和銅元。”
慕容德笑了笑道。
“為什麼啊?”
張天元不解道。
“當然是因為喜歡嘍。”
慕容德笑道:“而且這東西其實也不便宜。”
“銀元的包漿,需要經年累月才能生成自然溫潤的顏色與光澤,形成一種富含曆史氣韻的美。
玩家對包漿的認識,也要有曆練的過程,逐漸磨礪出老辣的眼光,掌握正確的審美。
我們說的品相,是指錢幣的鑄造水平和磨損程度,並不以包漿為主要參考指標。
全新的錢幣也要在吹毛求疵的放大鏡下檢驗,不一定完美。
百年曆史,幾十年流通史的老銀元,能夠保存完好的,具備了稀缺性,這也就是為什麼評級分數越高的數量越少,價格也成倍遞增。
所謂品種派和品相派,各自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稀缺性。
稀缺性並不代表藝術性。
如果沒有包漿,那麼老銀元就是千篇一律的,毫無個性可言。
歲月的腳步,總會留下痕跡,形形色色的包漿就是曆經滄桑的證據。
當好品相與一身美麗的五彩包漿相結合,就具備了藝術性。
這種藝術性由於是天然生成,不可簡單複製,那就具備了收藏的個性化要素,其價值也就會在同分數的錢幣中脫穎而出。
隨著收藏的積澱,市場上可以找到的這樣的銀元也不多見了。
最近華夏拍賣,有一顆老五彩的九年還不錯,沒有評級也被我一位認識的朋友以9200元拍走,市場對於這一類品種雖然普通,但是品相包漿都一流的藏品,還是青睞有加的。”
“哎呦,不錯啊,都快一萬了,我還真不知道民國錢幣也這麼值錢!”
張天元在這方麵,還真算是外行了,不是沒時間去搞,而是根本不敢興趣。
慕容德笑道:“幾次去香港,或是帝都直飛,或是先到南潯,再從羅湖過關,一直沒有去廣省。我印象中的咩城還停留在最後一次,也就是2001年的模樣。
去年早春,到廣省開會,從機場一路行車,發現這座城市變化真大。
我們入住的是愛群大酒店,緊鄰珠江,看夜景非常方便。
晚上,街燈,各式建築,老榕樹,以及穿梭江上的彩妝遊船,伴著這條大河構成了流淌的旖旎風光。
臨走前,我抽空去了趟縱原郵幣卡市場。
那時正值中銀百年紀念鈔發行,包括帝都馬甸郵幣卡市場,全國郵幣商都在炒作這張鈔票。
這個品種炒起來的原因是發行量小,炒新是職業炒家的拿手戲,現在還玩出現貨期貨各種花樣。
飆漲的誘因就是香港周末銀行休息,不放貨。
而期貨商必須交貨,所以從現貨市場再拿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