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錢是古時翻鑄大量錢幣時,中央和地方財政所製作的標準樣板錢。
母錢可分為錢樣、雕母錢和鑄母錢。
錢樣是根據錢幣的設計,用錫、象牙或紅木等材料精心雕製的錢幣實物樣板,它的用途是呈送朝廷,供皇帝審定。
從嚴格意義上講,錢樣還不能算作錢幣,因為它隻作為送審報批的實物圖樣,不能流通。
錢樣是給皇帝審定用,一類錢幣的錢樣理論上應該隻有一枚,所以數量極為稀少,一般在交易市場上幾乎見不到。
雕母是按照朝廷規定的那種規範性錢的形式,把它雕刻出來,麵、背要求很嚴格,而且請當時最有名的書法家或者是皇帝本人來寫錢文,把它刻成錢模子。
雕母做出來以後,經過審定批準以後,就開始翻鑄了。
翻鑄還不能大量地翻鑄,翻多了,就變形了,所以翻出來的錢也是有一定限量的。
第一次翻出來的錢叫鑄母,我們一般講的母錢就是鑄母。
鑄母在錢幣正式流通後也會銷毀,所以母錢也是很少流傳下來的,但古時錢幣管理沒有那麼嚴格,也有少量流傳於世。
而陳貴的手中,就有乾隆、順治、鹹豐和光緒母錢,這在錢幣收藏界也是數一數二的。
他最喜歡順治通寶母錢,順治皇帝的字遒勁有力,每一筆都像刀刻出來的。
退伍後做紅木生意,陳貴又癡迷上了老家具收藏,特彆喜歡黃花梨。
這些年,他走南闖北搜集了不少老家具,在他的辦公室裡,老家具隨處可見。
那套筆筒,大小3個,清中期的黃花梨筆筒,帝都的戰友給提供的線索,他從帝都買回來的。
現在大概得值幾十萬元。
陳貴的桌子上放著兩套筆筒,一套是清中期的,還有一套是現代的,9o年代初期他請工匠手工雕刻的。
雖然是現代的東西,但價值也不菲。
一屋子的老家具中,有清朝的禮盒,明末的椅子,象牙杆的戥子,幾百年的麻將桌和供桌。
陳貴說,每一件老家具都透著文化氣息,都有曆史的味道,他喜歡這樣的味道。
受爺爺的影響,陳貴自小就喜歡收藏,還喜歡自己動手做東西。
小時候對方的鄰居是一位木工師傅,他就經常跑去看師傅乾活,大點了他就幫師傅乾活,一來二去就學了不少木工手藝。
做起紅木家具生意後,他一直推崇手工手藝,講究一人一木一器。
流水線生產出來的家具沒有生命力,缺乏個性,更少了手工師傅的技藝在裡頭,所以他的紅木家具一直講究手工雕刻、打磨,講究一人一木一器。
就是一個師傅做一件東西,要從始至終負責,要把自己的特色做到家具裡。
這樣做家具雖然費工費時,但保證了每一件家具的藝術性。
9o年代初期,陳貴跑去越南的深山老林裡一呆就是兩個月,考察越南黃花梨的品質、產地,以及與南海黃花梨的不同等。
回來後,他親自挑選上好的黃花梨,自己參與製作了18羅漢和宮廷椅。
18羅漢都是他從電腦上下載的圖片,從南方高薪請來的雕刻大師,用了一年的功夫才完成的。
而這些栩栩如生的羅漢,也保住著他的汗水。
還有這把宮廷椅,真正的越南黃花梨,純手工雕刻,都是他自己做的,2o多年了,都舍不得坐,每天看著他心裡就高興!
那把古色古香的宮廷椅,讓陳貴愛不釋手。
為什麼要提這個人呢?
主要是因為這個人今天就坐在了張天元的麵前,拿著他的許多藏品來讓張天元幫忙鑒定。
(未完待續。)8(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