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冊三月景為“楊柳蕩千”。
在園中垂柳杏樹旁,秋千架高聳,一女正在愉快的蕩千,另七女在架下或立或坐。
禦題詩:清明時節杏花天,岸柳輕垂漠漠煙。最是春閨識風景,翠翹紅袖蹴秋千。
曲池風靜鏡澄波,絲柳青輸兩鬢螺。未許人間輕比似,壺中遊戲半仙娥。
第四冊四月景為“韶華鬥麗”。
在雅齋旁、曲廊畔,玉蘭、牡丹、芍藥媲美爭豔,眾仕女或坐於廊下敘話,或立於廊外賞花,其中一女捧瓶,瓶內插滿鮮花。
禦題詩:日日韶華鬥麗新,鼠姑獨殿一園春。蛾眉倚檻相看處,最妒沉香亭畔人。
天香國色兩相爭,轉覺詩人費品評。氣韻風標都不讓,隻饒無語一般情。
第五冊五月景為“對鏡梳妝”。
五月端午時節,天氣轉熱,湖畔水閣前,一女擔來茶具,六女在閣中消夏乘涼,邊對鏡梳妝,邊觀賞著金魚在水中戲遊,水中倒映的麗影,襯托出魚在水中遊,人在鏡光中的詩情畫意。
禦題詩:池亭消夏坐薰風,韻雜琴箏水竹同。何作香奩重拂拭,綺羅人在鏡光中。
翠竹陰森夏日長,冰紈初試午風涼。玉魚貼體微寒切,隻少南方荔子嘗。
第六冊六月景為“荷塘采蓮”。
在柳陰下、曲廊前,六位仕女立於湖畔的板台上,邊相互攀談,邊迎接乘舟采荷歸來的四位仕女。
禦題詩:微風細雨柳垂絲,荷芰香中語翠眉。小立船頭渾不定,碧波新漲一篙時。
滿湖霞錦漾微風,繡袂招呼挈伴同。不數麗華誇步步,春光六月綺羅叢。
第七冊七月景為“桐蔭乞巧”。
描繪眾仕女聚在梧桐樹下,比賽穿針引線的情景。
古代仕女在七月初七之日,或對日穿針引線,或將針放入水中,比賽誰穿針快,誰的針不沉入水,誰就是心靈手巧的女子。
這一活動稱為“乞巧”。
禦題詩:桐軒晝靜彩針拋,綠倚紅偎笑語交。自是女郎工乞巧,柳州文筆漫相嘲。
新秋庭院足清娛,綠蔭修梧三兩株。步履溪橋怯無力,娉婷紅袖情人扶。
第八冊八月景為“瓊台賞月”。
圖中高台聳立,秋高氣爽,桂子飄香。空中明月如盤,眾女或立或坐,憑欄賞月。
禦題詩:石欄微冷透冰紗,徒倚中宵玩月華。環佩風清涼夜永,水晶宮裡綠華家。
峭寒已切薄羅裳,雲外風飄桂子香。指點秋光含意處,遙空月色正蒼蒼。
第九冊九月景為“重陽觀菊”。
在深廣的庭院中,擺事實滿了盆栽的各色菊花和雞冠花,仕女們結伴品菊賞花,花豔人嬌,景色綺麗。
禦題詩:深秋黃葉著霜添,砌畔寒花映綺簾。何必東籬誇勝賞,風情都付女陶潛。
回廊楓桕染新丹,幾許秋光結伴看。莫道綺羅人怯弱,冰肌原不畏輕寒。(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