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去看攤位上的東西的時候,張天元對王麻子還是有幾分懷疑的。
可是當他將目光投向了那些東西的時候,嘴角卻忍不住裂開了興奮的笑意。
“這個怎麼賣?”
張天元指著一件青白釉瓜楞帶蓋小瓷罐笑著問道。
這件青白釉瓜楞帶蓋小瓷罐,目測通高6.8厘米,口徑5.8厘米,底徑4.2厘米;六出印花形蓋,小圓鈕。
罐圓唇,直頸,瓜棱腹,假圈足。
胎白色,施釉不到底,器型小巧玲瓏,美觀雅致。
根據張天元的判斷,應該是宋代景德鎮的瓷器。
“小哥果然好眼力啊,這是一件很上檔次的青白釉瓷,宋代的物件,我也不會給你亂要,就給兩萬美金吧。”
王麻子想了想道。
“成交!”
張天元根本就沒有絲毫的猶豫便答應了。
青白釉瓷是我國宋代時期燒造的瓷器品種之一。
它以釉色介於青、白之間,青中有白、白中閃青而得名。
晚清稱為“影青”、“映青”等。
宋代文獻僅見青白瓷一名,無影青之稱。
晚清至民國有“隱青”、“映青”、“印青”等名稱。
如許之衡《飲流齋說瓷》“素瓷甚薄,雕花紋而映出青色者謂之影青”。
宋代燒造青白釉瓷的瓷窯較多,而以西江省景德鎮窯所燒造的青白釉瓷器最佳,無論數量、質量、造型、釉色都無可相比,集中地代表了南方青白瓷係的最高水平。
這東西的價值絕對不是區區兩萬美金能衡量的,很顯然王麻子要價並不高。
所以張天元還猶豫什麼?
“小哥當真是爽快人。”
王麻子笑了笑,卻又幾分不舍地看著那瓷器,要不是家裡頭出事兒,打死他也不會把這好玩意兒拿出來賣啊。
“老板,這東西是乾嘛的啊?”
歐陽曉丹好奇地問了一句。
“有專家研究,此器當為女子梳妝用具,可作油缸,《碎金》‘妝奩’下列舉的物品中有‘油缸’一項,此類罐用以裝液狀的頭油比較適宜,這類蓋罐當是油缸之屬,也可盛放妝粉。
根據天理本《碎金·服飾篇》‘梳洗’一項原把燕脂、韶粉、麵油之類與犀梳、掉篦、環子、花鈿等列在一起的記載,結合宋元時期墓葬出土的妝具組合來看,有的妝具齊整者,為妝奩一件,內置粉盒、胭脂盒、油缸、水盂、刷、妝盤、梳篦、銅鏡,如福省茶園山端平二年墓出土一組銀妝具,有粉盒、胭脂盒、油缸、妝盤等。
這些妝具均置於漆奩之中,其中1件銀折枝蓮花紋粉盒內放置一枚粉撲,說明了其用途。
與這件青白釉瓜楞帶蓋小瓷罐相似的還有銀荷葉蓋罐。
這類銀蓋罐在宋元墓及窖藏中都有出土,有的蓋罐的蓋子下邊還連有一小勺子,如湘南株洲丫江橋元代金銀器窖藏出土1件銀荷葉蓋罐,此罐與青白釉瓜楞帶蓋小瓷罐造型相似,安徽六安花石咀宋墓和曹氏墓出土的銀蓋罐的蓋子下連有小勺。
妝具是女子每一天裡不可缺少的梳妝用具,它與北方宋墓壁畫中經常出現的理妝圖意思相同。
梳妝用油,可作兩種,其一麵油,其一頭油。
《碎金·家生篇》‘梳洗’條下列著‘麵油,省頭木犀油’,麵油是膏油,不需要用勺子,油缸所盛的當是頭油。”
“原來是這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