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元倒是不在乎錢,適當給一點也可以。
但他以後是絕對不會給這個家夥看風水了,除非對方先給東西再說。
這種吝嗇的玩意兒,你幫他,他卻不願意給你足夠的酬勞,跟故事裡那個李建成簡直太像了。
當然,張天元之所以答應給錢,還是因為馬萬三提到了玉器。
玉乃“山川之精英,人文之精美”。
中國玉器以其精湛的技藝、優美的造型著稱於世。
同時,玉文化自新石器時代開始,發展至今已有7000餘年。
從原始質樸的“石玉”到宗教圖騰的“神玉”,從有禮有製的“禮玉”,再到謙謙君子的“德玉”。
到最後,玉器終於開始卸去高度神秘的麵紗,走下神壇,融進民間,寄寓於生活。
漫長的旅途中,玉器充滿神秘浪漫的同時也不失世俗的真實。
玉器文化的發展一直沒有間斷過,這在世界藝術發展史上是獨樹一幟的。
由於商、周文化承襲上古、彙集南北,形成並確定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因此也造就了綺麗多姿的玉器。
這種好東西,總能帶給人一種神秘感和期待感。
馬萬三聽張天元說願意給錢,這才鬆了口氣,將手裡提著的寶打開,從裡麵取出了一根玉管。
據考,玉管是一種大致呈圓柱形、方柱形、多菱形及束腰形等多種形式,中間有孔、可穿係的玉飾品。
它是人類最先發明的一種玉佩飾,也是流行時間最長的一種佩飾。
在我國曆代均有製作和佩戴習俗。
小玉管通常作組玉佩的串飾,較大一些的多單獨佩戴使用。
小玉管因成組、成串使用,多光素無紋,器型以圓柱體、方柱體、多棱體、紡錘體等最為多見。
“彆藏著掖著了,都拿出來吧。”
張天元知道那包裡的玉管絕對不止一件,於是說道。
“不著急,張先生慢慢鑒賞就是。”
馬萬三笑道。
“怎麼,還考教我啊,怕我不懂玉器?”
張天元淡淡一笑道:“這跟玉管,應該是西周龍紋玉管。
目測通長2.4厘米,通寬1.2厘米。
青白色,局部沁有朱砂痕跡,器呈直筒圓管狀,兩端截平,柱端麵中間有喇叭形孔上下貫通。
玉管外壁以‘一麵坡’法雕刻盤曲的龍紋,龍呈螺旋狀盤繞管壁,粗陰線勾勒輪廓。
線條圓潤流暢,紋飾精美。”
“厲害啊張先生,一眼就瞧出來年代了,看起來正如彆人所言,您真得是個中行家啊。”
馬萬三興奮地有取出了另外一根玉管說道:“您再瞧瞧這個。”
既然確定了張天元有古董鑒定方麵的能力,而且對玉器十分熟悉,那馬萬三就沒什麼好猶豫的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