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獲‘全國勞模’稱號。
1991年獲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
2000年,被國家文化部和國家郵政總局選為‘新時期中國一百名藝術家’並發行明信片;
最近,被評為亞太地區手工藝大師。
人的命運與時代息息相關。
李鏗從事端硯製作40多年,與共和國一起走過起伏跌宕的崢嶸歲月。
他在雕刻端硯的同時,也在雕刻著自己的人生。”
說完這些,張天元自己都有些激動不已。
一位大師的作品,此時正活靈活現地在他的眼前擺放著,而且不止一件,如何能不激動呢。
最無奈的,怕就是蕭峰銳了。
他真得很想得到這兩件硯台,如今卻一件也無法得到,這心中,總是感覺有些無奈啊。
“蕭大哥,喜歡的話,我可以把《中華圖騰硯》賣給你。”
張天元突然說道。
比起《中華圖騰硯》他更喜歡那件《周大人詩詞硯》。
“當真?”
蕭峰銳聽到張天元這話,整個人瞬間就興奮得呆住了。
因為這樣的好事兒,他可不敢想啊。
“我還能用這事兒來忽悠您嗎?”
張天元苦笑道:“說了可以賣給你,就肯定賣給你。”
“看起來你是周大人的粉絲了?”
蕭峰銳笑道。
“那倒也不是,我對當年的那些偉人都很崇拜,在那種艱難的情況下能打造出一個令世界震撼的國家來,那真得非常不容易。
我有神羅集團,所以最明白這一點艱辛。”
張天元感慨道。
“我聽說周大人當年去腳盆的時候,可混得不怎麼好啊?”
牟瑩突然說道。
張天元點了點頭道:“那沒錯,1917年9月,19歲的周大人東渡日本留學,開始學習日語。
這是他第一次踏上異國的土地,他的目的其實是很單純的。
當時,日中兩國之間有一個教育交流協議,規定凡考入政府指定的大學如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簡稱高師,後改為東京教育大學,也就是現在的築波大學、東京第一高等學校——簡稱一高,也就是現在的東京大學、東京高等商業學校、東京高等工業學校等,就會成為中國政府的官費留學生。
不管出身如何,隻要學習成績好,官費留學生的大門就會打開。
在這種環境下,在南開學校上學的周大人的很多前輩和友人都選擇了留學日本並取得了成功。
這些事例似乎使出身貧寒的周大人堅定了前往東京的決心。
最後,他與很多同學一樣,選擇了留學日本這條道路。
到達東京的第二個月即月,周大人就進入東亞高等預備學校上學。
這是一所為外國留學生提供日語和其他科目教學的講座製預備學校,當時有1000多名中國留學生在校注冊,其中大部分人的目標就是成為官費留學生。
周大人在南開學校讀書時,因崇拜基督徒張伯苓校長,遂立誌做一名教師,在決定第一誌願報考高師、第二誌願報考一高之後,他立即開始應考的準備。
但最關鍵的考試用語——日語的學習卻進步不大。
5個月後的1918年3月初,周大人第一次參加了高師的入學考試。(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