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張燁”
“我就喜歡張燁的熊脾氣啊”
“哈哈哈,張燁的詩妙,人……更妙”
“噗,我認為啊,這次的衝突不能怪張燁啊,應該怪那些敢讓他上台演講的人啊,我就暈了,你們是第一天才認識張燁的嗎?最早那次播音主持界的銀話筒領獎,張燁一首《死水》罵遍廣播界,你們忘了?魏爸爸的追悼會直播,張燁一首《有的人》罵慘當時京城電視台的領導,你們忘了?上海廣電記者會,張燁一首《回答》和《最後一次演講》,你們忘了?全國中小學春節晚會,張燁的一篇《少年中國說》震驚全場,你們忘了?你們還敢讓他拿話筒?我太佩服你們了還是你們膽兒大啊”
“汗,還真是”
“這廝一拿上話筒,一準得出事啊”
“是啊,這是經驗和教訓丨呀”
“我估計今天以後,誰在看見張燁手裡攥著話筒,估計心裡都得先哆嗦那麼一下太他媽滲人了啊”
“張燁這張嘴啊,真頂的上軍事導彈了你得時時刻刻警惕防備,不然稍微一不留神,他就能飛過來,你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啊”
到最後,爭論又回到了原點,就是張燁在公開場合這麼罵日-本到底應不應該,到底合不合適。
有人支持
有人反對
這似乎是個永遠沒有結局的爭吵
不多時。
報紙銷售。
電視新聞播出。
因為白天事情鬨得太大,本來好多不買報紙不看新聞聯播的人,今天也出奇地關注了過來,都想看看新聞上到底是怎麼報導此事的。讓人意外的是,新聞聯播居然隻字未提,根本就沒說這一茬兒,好像什麼都沒發生過一樣,該怎麼樣還怎麼樣,報導了一些政策上的新聞,也說了日-首相訪華簽訂的項目等等,甚至還提了過幾天的世界無煙日,就是沒說北大的事件
守在電視機前的人都看出來了,這是捂蓋子呢,央視新聞在故意轉移注意力淡化這件事,可能也是上麵的要求
至於報刊上的報導,則五花八門。
有的大報刊也是對於北大事件隻字不提。有的報刊則以一個旁觀者的鏡頭客觀地記錄下北大當時的情況,在客觀的角度用文字表達給讀者。有的報刊則是對張燁展開痛批,話語很難聽,甚至還有報紙可能是怕太敏感,還沒敢直說,也沒敢把事情詳細經過寫出來,隻是沒頭沒腦地用“某些人民教師”等字眼旁敲側擊地痛批張燁,什麼傳達負能量啊,什麼沒有大局觀啊雲雲
媒體似乎態度很一致,反正沒有讚揚張燁的。
但網絡上的態度則比較曖昧了,雖然總體來看也是褒貶不一,但是從數量和氣勢上來看,明顯看得出來,力挺張燁和北大學生們的人,還是占了絕大多數的,連很多娛樂明星,雖然沒公開發表什麼言論,但有細心地粉絲們突然發現,大約有四五個明星和名人,都悄悄在網絡公布的“北大視頻”下麵點了讚。
這視頻其實現在已經被刪除了,不過評論點讚還是可以的,視頻地址轉移了陣地,在其他很多視頻網站上都能看到。
刪了發。
發了刪。
改名字,遊擊戰。
張燁的相聲當初就遭遇過這種局麵。
有個痛批張燁的報刊媒體的官方微博立刻將這件事抓了出來,也不知怎麼那麼憤怒,又開始指責那幾個點讚的明星,說他們作為公眾人物卻點讚這種影響惡劣的視頻,實在是“大逆不道”等等。
一個大陸的明星回記者道:“你們在說什麼?點讚?噢,我看完什麼東西都習慣性點讚的啊,這是對辛苦發表文章的網友們的一個尊重啊,不代表我個人態度。”
其中也有董杉杉,她也點了。
隻見董杉杉的回複更絕,“……啊,剛剛被盜號了。”張燁這個老同學,嘴裡從來沒有一句真話。
盜號
又見盜號
看,多麼經典與傳統的說辭啊
那家報社媒體看後,一時竟無言以對這騙傻子都騙不住的說辭,反倒讓他們不知道該說什麼了
倒是也點讚了的姚建才非常坦然,見那媒體他,老姚不但不搭理,反而又跟了一句評論,“老弟風采依舊啊。”沒明說他在這件事上是什麼態度,但也沒否認大家看到的態度信號。姚建才跟張燁在相聲大賽的時候早都身經百戰了,媒體的質疑和扣帽子嚇得住彆人,但嚇不住姚建才
各種打
各種吵
網上亂成一片
e:
【刂友們,我……又回來了】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