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
有人發道:金話筒頒獎典禮倒計時。
“要開始了?”
“有轉播嗎?”
“有網絡直播,馬上開始。”
“給我個鏈接吧,我去看看!”
“聽說有張燁的提名啊,這個必須得看。”
“去年這個時候,張燁就在那個場地拿下了銀話筒新人獎吧,想想那時候的《死水》和同行集體抵製他的風波,一眨眼都過去一年時間了。”
“時間真快啊。”
“張燁有戲拿金話筒嗎?”
“懸啊,這廝得罪人太多了!”
“何止是太多?業內還有沒被他得罪過的人嗎?”
“看看就知道了,我主要想聽他的獲獎感言啊!”
“是啊,每次感言都得鬨出動靜,張燁的演講和感言,早已經成為娛樂圈一景兒了,每一回都驚天動地!”
無數民眾關注過來,打開網頁等著直播。
……
菜市口。
張燁父母家。
老媽道:“電視開小點聲。”
“乾嘛?”老爸不高興道:“正看新聞呢。”
老媽哼道:“咱兒子今天評獎,馬上就網絡直播了,你還看什麼新聞啊。”
老爸關掉電視,“是嗎?那趕緊打開看看。”
“辰辰。”老媽對屋裡道:“你給奶奶開一個網頁,找一下金話筒頒獎的視頻直播,奶奶不會弄。”
辰辰弄好後,老爸老媽也等著了。
……
另一端。
頒獎現場。
張燁跟學弟學妹們聊在一起。
“師哥,怎麼才能做好主持人啊?”
“你這問題太大了,哪天有空咱倆細聊。”
“學長,多傳授我們一點經驗唄。”
“我啊,其實就得罪人的經驗比較多。”
蘇紅豔看看表,“哪天再說吧,快開場了。”
這時,一個主辦方的工作人員找到了張燁,“張老師,快開始了,我帶你去你座位吧,在那邊。”
“好。”張燁就暫時先跟蘇老師和學弟學妹們告辭。
董杉杉沒走,在蘇紅豔旁邊找了個空位置繼續聊。
走了十幾米後,隻聽那主辦方的人忽然壓低了嗓音,對張燁道:“張老師,領導讓我知會您一聲,一會兒如果頒獎頒到您的話,說獲獎感言的時候,能不能彆念詩了啊?”他們是被張燁弄怕了。
張燁一愣,“有我的?”
主辦方那人一咳嗽,“我是說萬一頒到您。”
張燁笑道:“行,那我好好說。”
主辦方那人聞言,明顯是鬆了一口氣,“當然也不一定呢,因為我們這邊也沒有具體的獲獎名單,都在評委組那邊。”
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張燁心裡其實還是期待的,對於這個金話筒獎,他比對剛剛的學術獎和之前的電視節目最高獎還要期待得多,因為他的老本行就是播音主持,這裡也是他曾經夢開始的地方,一年前在這個場地這個主席台上拿到銀話筒獎的那一刻,也是張燁正式走入公眾視線的時候,所以對張燁來說,金話筒獎裡包含的意義對他而言很不一樣,對他意味著很多。
他座位的右手邊,有兩個人比較麵熟,都是俊男美女,也是這次金話筒獎候選的主持人,看樣子應該一樣是央視推薦來的。
張燁看看那一男一女,“兩位好?”
那倆人正在聊天,聽到聲音後看向了張燁。
“嗯。”一個人嗯了一聲。
另一個女的隻是點了下頭,話都沒說一句。
然後那倆人又繼續聊起來,一點也沒有跟張燁說話的意思,甚至有點故意不願意理他的樣子。
張燁本來還說閒著也是閒著,大家相互認識一下呢,怎麼著也是一個單位的啊,誰想貼了兩張冷屁股,不禁搖頭一笑,看向了左邊的一個男主持人,這人也有些眼熟,如果張燁沒記錯的話,他應該是在京城衛視任職期間見過對方,不過好像從來沒說過話,應該是姓高?
“京城衛視的高老師吧?”張燁問道。
高老師倒是很和氣,也沒想到張燁會主動找他說話,畢竟他的名氣跟張燁的差距還是比較大的,所以怔了一下後才微笑道:“張老師認識我?”
張燁笑道:“以前見過吧。”
“是見過一次,當初開會的時候。”高老師道。
聊了幾句以前在京城衛視時候的事,隻聽張燁問道:“那倆人誰啊?”下巴不動聲色地指了下右邊的倆人。
高老師顯然方才也聽見了他幾人間的不和諧,不由苦笑道:“你單位的同事,你不認識?”
張燁實話道:“見過,但叫不出名字。”
高老師心下無語,為對方介紹他單位的同事,這感覺實在有點怪異,不過高老師也知道張燁的人緣一向不怎麼樣,所以也沒太奇怪,便低聲道:“男的叫方剛,女的叫徐思雨,都是央視一套挺有名的主持人,人氣可能比不上你,但比起我們這些小主持人來說,還是高多了,尤其是方剛,聽說之前的春晚主持人本來就準備從方剛和陳野倆人中選出一個的,最後是陳野上去了,不過方剛的人氣也不低,這次春晚的主持人如果有人退了或者空出名額,方剛是最有希望上去的一個。”
“哦,原來如此。”張燁大概明白了。
央視一套的人啊?
難怪不搭理哥們兒呢!
台上已經在試話筒了,“喂,聽得見嗎?聽得見嗎?”一番調試後,工作人員對全場道:“好,準備就緒,直播倒計時一分鐘,請現場保持安靜,謝謝配合。”頓了頓,“還有五十秒。”
“三。”
“二。”
“一。”
大幕拉開,掌聲響起!
主持人上台,是上一屆主持類金話筒獎的其中一個得主。
……
回到北大放好獎杯的潘楊潘院長也沒回家,直接和幾個同事叫了個外賣,就在辦公區看了眼金話筒的頒獎直播。
“開始了?”
“剛開場。”
“嗯,看小張怎麼樣吧。”
“要是再拿下來這個,張教授今年就四個最高獎了啊,節目類的兩個,學術類的一個,主持類的一個?”
“金話筒可不好拿!”
張燁的父母和辰辰早就守在電腦旁。
家裡的哈齊齊舉著手機邊吃飯邊看直播。
閆天飛、張左、小王和央視十四頻道的很多人也一樣。
京城衛視的胡飛小呂他們也打開了直播網站,董杉杉拿下銀話筒獎的事他們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現在就想看看張燁能不能拿下金話筒了。
……
現場。
上千人的會場氣氛熱烈。
這個世界的金話筒獎跟張燁那個世界還是有很大區彆的,這個地球上的銀話筒獎,主持類播音類各十個獲獎名額,但是金話筒獎卻隻有主持類三個,播音類三個,也就是說,全國所有的電視主持人,每年隻有三個人才能有機會拿到主持類的金話筒獎,這個含金量無疑太高了,所以才被稱為主持界的最高獎,乃至有一些成名已久的主持人都沒機會拿到它,競爭太大,僧多肉少,比起張燁那個世界的金話筒獎要來的艱難得太多。
像電影圈子,像一些影視明星,每年大陸港台的影視界獎項太多了,而且檔次都很高,每年光是影帝影後就能出個七八個,這還不算最佳男配角和最佳女配角這種影帝影後,而且很多影星還有渺茫的機會拿一些國外的獎,比如柏林電影節等等。
但主持人呢?
主持人的最高獎隻有這一個金話筒!
每年三個名額,除此之外什麼也沒有了!
所以每年的金話筒獎的得獎人,幾乎沒有“摻水”的,全都是貨真價實的業內最出色的主持人,隻有他們才能最終殺出重圍,站在金話筒獎的領獎台上,對於每個主持人來說,這都是無上的榮譽!
台上。
上屆金話筒獎得主寒暄致詞了一番後,笑道:“好了,閒言少敘,言歸正傳,讓我們來看一下今年金話筒獎的候選人名單。”
屏幕一閃,出現了很多人的名字和頭像以及工作單位。
央視一套:方剛。
央視一套:徐思雨。
央視九套:何建國。
央視十四套:張燁。
京城衛視:高祥。
上海衛視:孫海麗。
等等等等。
央視是電視台中的老大哥,入選人數也比其他電視台多一些。
屏幕很大,上麵密密麻麻都是字,全是候選人的工作履曆和經曆介紹。
台下座位上不少人議論。
“你們看張燁的履曆。”
“嗬嗬,字真多啊。”
“汗,他的介紹怎麼是彆人的好幾倍啊?”
“誰讓人家履曆厚呢。”
“那這字也太多了啊。”
攝像機也打了過去。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張燁的資料是所有人裡最多的,比如徐思雨和高祥等人,介紹隻用了兩行字,而張燁的工作履曆卻足足有十一行之多,在所有候選人名單中無疑是最顯眼的一個。《張燁脫口秀》開創全新的娛樂節目領域,《好聲音》破七項紀錄,《舌尖》破九項紀錄,以及張燁這兩年輾轉四五個單位和部門的工作調動,這些重點成績與經曆顯然沒辦法簡化的,都寫出來了,所以才讓張燁在名單之中有些鶴立雞群。
旁邊那兩個央視一套的主持人卻沒關心這些。
方剛道:“思雨,你希望挺大的。”
徐思雨搖手,“我沒戲,資曆還是淺了些。”
方剛搖頭,“那你也入行五年了啊,有人剛入行兩年不是也一樣拿到提名了?”當然,說這話的時候他聲音壓得很低。
不過張燁還是聽到了,就坐旁邊啊。他瞥了倆人一眼。
徐思雨見張燁聽見了,也沒敢接這個話題,他和方剛的欄目組之前都在網上和張燁爭吵過,自然對張燁沒什麼好態度,不過她也知道張燁這人不好惹,於是道:“你這次肯定沒問題了。”
方剛道:“也不一定。”
徐思雨說道:“去年應該就是你拿的,結果意外落選,今年肯定得給你了,不然也沒彆人了。”
方剛笑道:“你看好我,我看好你,嗬嗬,咱倆看結果吧。”
徐思雨謙虛道:“肯定有你一個的。”
台上的主持人正在念候選人名單,評委會這邊的人也陸續上台了,評選結果已經在他們手裡的信封中。
念完後,主持人笑道:“不知道你們心中的金話筒獎人選到底是誰呢?好,下麵即將揭曉今年金話筒播音類獎項,下麵,有請我們的嘉賓全國播音主持協會副會長孫希女士宣布結果。”
下麵一個女人站起來,笑著走上舞台。
張燁眨眨眼,問旁邊京城衛視的高祥,“還有這個協會呐?”
高老師:“……”
張燁問:“沒聽過啊,剛成立的?”
高老師:“……人家都成立三十多年了。”
張燁啊了一聲。
高老師補充道:“今天在場的播音員和主持人,幾乎都是播音主持協會的成員,我也是幾年前剛入行的時候就加入了。”
張燁有些尷尬,“倒是我露怯了,嘿,怎麼沒人邀請我啊?”
這個協會其實屬於民間協會,沒什麼門檻,隻要是行內的播音主持人,甭管你是剛出道還是已經成名的都可以加入,有點國外那種明星主持人工會的意思。可是張燁作為國內最著名的主持人之一,竟然連這個協會的名字都沒聽說過,這事兒也是稀奇。
不過高老師倒是不稀奇,聽了張燁的話,他極其無奈道:“你剛出道的時候,就在這個頒獎典禮上罵行內是一溝《死水》,把人挨著個兒地得罪了一個遍,您覺得協會能邀請你加入嗎?”
張燁聽笑了,“還真是這個理兒。”
高老師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