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無話。
次日,早晨。
哈齊齊和小王就急乎乎地來敲門了。
小王急道:“張導,昨晚怎麼回事啊?”
哈齊齊也忙問道:“你跟班加羅爾起衝突了?”
“什麼衝突?”張燁也剛醒沒多久。
小王道:“我們聽說晚宴的時候,你倆——”
張燁嗨了一聲,滿不在乎道:“他說我拿不了諾獎,我說好吧,就是說了兩句話而已,這叫什麼衝突啊。”
小王怯生生道:“您,您沒動手吧?”
張燁翻白眼道:“我是那種人嗎?”
結果,小王和哈齊齊都跟了一個白眼。
您不是那種人?
您不是誰是啊!
這種事,您以前少乾了?
哈齊齊心有餘悸道:“沒動手就好。”
哈齊齊這話要是讓其他人聽見估計都得吐血,對於一個名人而言,彆說動手了,稍微一個眼神,稍微一個衝突,稍微一點言語上的諷刺,可能都會被媒體胡亂解讀,都會造成極其嚴重的影響,哪裡是可以馬虎的?然而張燁工作室的人卻不一樣,她們對張導的要求真的很低,隻要不動手,隻要不打人,那就怎麼都行,其他都是小事兒。
張燁看表:“頒獎幾點?”
“上午十點。”哈齊齊說。
小王立即道:“咱們該化妝了。”
張燁點頭,“好。”
吃早飯。
化妝。
排隊。
等候入場。
工作人員忙成一團,各國媒體也都來了。
入場前的這段時間,有一個簡短的場外采訪,從這裡也能看出一些候選人的人氣。讓很多人意外的是,張燁身邊包圍的記者竟然很多,尤其是美國記者,俄羅斯記者,中國記者,甚至於日本記者,都圍了上去。
班加羅爾。
菲利希亞。
幾人也有一樣的待遇。
相反,化學領域、數學領域那邊記者就少了許多。
這其實不奇怪,對於世界民眾而言,諾貝爾數學獎啊,物理學獎啊,醫學獎啊,離他們都太遙遠了,這種學術類的獎項也不是普通老百姓可以理解參與的,裡麵大部分學者教授他們都不認識。但諾貝爾文學獎不一樣,這些候選人都是世界知名的文學作家,是有作品銷售的,隨便一個普通人在隨便一個書店也可以買到他們的書,也可以認識他們,甚至可以有自己的判斷,覺得誰更厲害一些,覺得誰的作品更好,同理,諾貝爾和平獎也是一樣的,自然而然,世界民眾對於諾貝爾文學以及和平獎的關注要大得多,於是,媒體自然也對這兩個獎項格外重視,該獎項每一屆的得主也都會在全世界範圍內引起熱議。
——這也是張燁當初執意要闖諾貝爾文學獎的原因,因為它比數學獎物理學獎的人氣高得多。
張燁的采訪正在進行。
中國記者興奮道:“張老師,您是中國第十個入圍諾貝爾獎最後提名的,中國億萬民眾都很期待您能為國家捧回一個諾獎獎杯。”
張燁微笑,“好。”
中國記者振奮,“您這麼有信心捧回獎杯?”
張燁點了下頭,“回頭我問問他們獎杯是在哪兒做的。”
那央視記者噗的一下噴了!
誰讓您做獎杯去啊!
我是問您拿獎的事兒啊!
俄國女記者立即道:“張教授,我是俄國記者,總統對您的作品讚不絕口,甚至因此開展和談,走出了幾年來最關鍵的一步,乃至影響到了當今世界格局,這是迄今為止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沒有做到的事。”
張燁笑笑,“我也聽說了。”
俄國記者道:“您覺得,您的作品到底有什麼魅力?”
美國記者也插話道:“在美國,《飄》賣的十分很瘋狂,隨著最後一條涉嫌種-族-歧-視的法案被廢除後,隻在北美地區就有上千萬人受益,很多黑人,很多反對種-族-歧-視的人都對你的作品評價極高,這部作品對世界產生的影響直到今天也沒有結束,這是否會有助於你登上諾貝爾文學獎的最高領獎台?”
一個個問題。
張燁微笑著一一回答。
不卑不亢。
溫文爾雅。
風度翩翩。
不少外國記者都聽得大點其頭。
……
中國。
父母家。
因為有時差,北京已經是傍晚了。
“開始了嗎?”
“哪個台啊?”
“央視一套啊。”
“我看看,啊,已經開始了!”
“則卿,快來。”
一家人都坐在電視前。
思思也跑過來,“爸爸呢?爸爸在哪兒?”
老媽激動得一指電視,“看,快看,正采訪你爸爸呢,嘿,小燁這說的什麼鳥語啊,也沒有個翻譯啊!”
老爸也忙道:“則卿,小燁說什麼呢?”
吳則卿笑笑,就給他們翻譯。
……
姥姥家。
幾個妹妹相約聚在一起。
“直播了!”
“快入場啦!”
“哇,還有我哥的采訪啊!”
“怎麼還有外國記者采訪我哥?”
“咱哥太受歡迎啦!”
姥姥板臉,“小點聲,彆吵吵。”
姥爺也有些激動,“諾貝爾獎啊,真沒想到咱外孫子也能有去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的一天啊。”
二妹妹叫道:“我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