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夜的吹絲斷發,令現場眾人十分驚訝,特彆是總-台的工作人員,他們在這方麵的見識較少,所以看完大受震撼。
好在負責攝像的小哥,比較敬業。他強忍著內心震動,把畫麵都記錄了下來。
測試過青銅劍的鋒利,李子夜拿出刻刀,在劍身上刻下巴蜀銘文。
由於青銅合金非常堅硬,李子夜一層一層的雕刻,直到劍身上的巴蜀凹文,能明顯看清。
這時,他才收起刻刀。而後將青銅劍放進爐火中,做最後的淬火。
彆小看這最後一道工序,它可是整個環節的點睛之筆。
金屬工件在加熱到一定溫度後,瞬間浸入冷卻劑中,可以使得金屬性能更好、更穩定。這就是淬火效應。
當青銅劍加熱到微紅,李子夜迅速將其抽出,接著放入一旁的水桶中。隻聽“滋啦”一聲響,水麵一陣翻騰,並且冒出大量水蒸氣。
李子夜用布料,將青銅劍上的水珠擦乾。僅見鑲有銘文的青銅長劍,泛著一層淡金色的波光紋理。
當它被置於陽光下,會向四周反射出攝人心魄的金光。
這時,劉主任從文物管理處那兒,找來一把相同規格的古蜀青銅劍,作為比較。
當新舊兩把古蜀青銅,跨越3000年曆史,在時空中相遇。它們就像身處在鏡麵兩端,一麵光鮮亮麗,另一麵充滿滄桑。
可以見到的是,李子夜鍛造的這把古蜀青銅劍,無論尺寸大小,還是風格式樣,都與文物保持一致。
甚至就連劍身上的銘文,也絲毫不差!可以說,完美還原了當時的鑄造過程!
“李老師,請問一下,寶劍上的巴蜀銘文,是什麼意思呀?”
記者小王,問出了許多學者,想問卻不敢問的話題。那就是古蜀字符,究竟蘊含著哪些含義。
古蜀國的文字,是區彆於中原文化,自成一派的。所以專家們,無法通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大篆等文字,推敲古蜀文。
想要讀懂它們,必須從古蜀人的文化、生活、信仰等方方麵麵著手,才能看清真相。
李子夜作為傳承者,他當然能看懂銘文。不過為了彆太誇張,免得嚇壞那群專家學者。他還是佯裝不知的眨了眨眼睛。
“青銅劍上的古蜀銘文嘛,還有待破解……不過!”
“不過神馬?”
記者小王,以及周圍專家們,十分好奇的問道。他們下意識的以為,李老師還掌握了什麼信息。
李子夜也不著急回答,隻見他緩緩放下青銅寶劍,而後輕飄飄的說了一句,“不過,據我推測,這劍上的古蜀銘文,並非是第一代。而是延續了好幾十代的產物。”
“換句話說也就是,真正的古蜀文明,可能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超前……六千年前?甚至七千年前?也說不定。”
李子夜含糊其辭的說著。他明明知道答案,就是不說。
誒!就是玩兒~
然而,他這邊剛把推測說出口,僅見跟前的劉主任,還有周圍的考古專家們,瞬間震驚了!
準確來說,是瞬間精神振奮!眼睛瞪得老大,腦瓜子嗡嗡的……
“李先生!您剛才的推測是真的嗎!?如您所說,那麼…那麼我們發現的這座遺址,是古蜀後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