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好木樁之後,這些柱子會成為“太極宮龍柱”,不但有承重功效,而且還能鎮宅。
望著一根根矗立眼前的龍柱,李子夜和“工匠組”的長輩們,再接再厲,給龍柱搭建龍骨。
唐朝建築的風格特點是氣魄宏偉,嚴整開朗,氣勢磅礴,整齊而不呆板,華美而不纖巧,舒展而不張揚,古樸卻富有活力,正是當時時代精神的完美體現。
所以李子夜打造的“太極宮-甘露殿”,也繼承了以上這些優點。太極宮的骨架,大量的運用了木結構。
木材能保證建築的穩定,並且具有美觀和大氣。隻不過用木太多也有隱患,比如火災、白蟻、腐蝕等問題,會嚴重影響壽命。
並且為了防止以上這些問題發生,李子夜特意在圖紙上,設計出三分之一的龍骨,準備用其他材料代替木結構。
五天過後,當工匠組的長輩們,按照圖紙把太極宮骨架搭建起來,形成一定規模。長輩們驚訝的發現,用於搭建的木頭,竟然快不夠用了!
“子夜,現在咋辦啊?木材好像有點少了,剩下的隻夠我們用四、五天呀!”
張支書和長輩們,找到李子夜,他們發現了隱藏的華點。
此時的李子夜,正在另一處空地上,調製某種棕色釉料,看起來黏黏糊糊的,很不透光。
“張叔,木材數量沒問題的,因為要考慮到防火、腐蝕等因素。所以建築骨架上的木材,我準備用磚石結構來代替。”
李子夜氣定神閒的說道。
他話音剛落,隻見跟前的張叔他們,頓時愣了一愣!果然還是李子夜考慮得周到,用磚石替代木材,能大大減緩火災和蟲咬等災害。
“用磚石結構代替木料,這辦法好呀!誒?那……會不會整體上不和諧呀?”張支書和長輩們,思索到一半,下意識的問道。
一大半的結構用木材,另一小半用磚石,這樣的畫風會顯得有些另類、奇怪。
李子夜聽後,略微笑了一下說道,“所以,為了保持一致,需要用到‘磚石仿木技藝’,來解決問題。”
眾人聽後,又是一愣!
“磚石仿木技藝?”眾人說著,直勾勾的朝李子夜的釉料桶望去,仿佛明白了什麼。
原來他這些天,反複調製的釉料,是為了刷在石柱上,把石材偽裝成木材……
這樣的神奇操作,說實話,眾人在不少地方也有見過。比如一些主題餐廳,沒法種植高大樹木,隻能用土色水泥,糊幾棵出來。
但那樣做的效果,在眾人的印象裡,貌似隻能遠看比較像呀……一旦走到近處,那樹乾上的細節,分分鐘被看穿了。
由於這套所謂的“磚石仿木技藝”,是從李子夜口中說出的。所以張支書他們,也不會嗤之以鼻,認為他辦不到。
隻是默默保持觀望的幫李子夜一起,把剩餘釉料都調製完。然後眾人運送磚石構件,來到太極宮殿。想看看究竟是怎麼一個“仿木”法。
當所有材料都運送到現場,李子夜開啟了他的戲法技藝。隻見他拿來一缸原生木漿,將它與那黏糊糊的棕色釉料,互相混合。
有了原生木漿的加入,釉料也變得不一樣了!首先是它的顏色,更加相似於真實的木材,其次是質地,變得更加粘稠和細致……
就在眾人看著眼前變化的時候,李子夜拿起刷子,把融合的木漿釉料塗在石柱表麵。
“這木漿釉料,需要反複刷上三層。每一層風乾後,還需要用砂紙將突兀部分,摩挲乾淨。”李子夜一邊教學一邊師範。
由於該釉料具有時效性,如果超出限定時間,那效果會大打折扣。所以李子夜顧不得其他,在演示完後,就讓工匠組都去拿上刷子,一起開刷。
還好他準備的工具夠多,要不然大家得到處找刷子。
一層、兩層、三層,眾人按照李子夜的指導,不斷粉刷著各類磚石,各類構件。
由於有了原生木漿的融入,棕色釉料的紋理,居然也變得跟木材十分相似!特彆是風乾又風乾,整整反複三遍後,那仿照的石柱跟真正的木樁,已經傻傻分不清除了……
無論表麵色澤,還是紋路、質地,都如出一轍。唯一能看出端倪的,就是所有刷過釉料的構件,它們都是同一模樣。
而木材的話,由於每棵樹木生長軌跡不同,木料本身會有細微差彆。如果不仔細看,或者不懂其中門道,真的很難發現關鍵。
待所有磚石構件,諸如“塔簷”、“鬥拱”、“窗洞”、“壁柱”,都被木漿釉料包裹。隻見太極宮現場,憑空多出好多新鮮木材。
然而隨便拾起一塊,都重得像石頭一樣,扔水裡直接就沉了。
望著眼前的仿木磚石,張支書和村裡長輩們,都有些看呆了!包括拍攝的妹妹,也端著鏡頭,往磚石構件上靠近。
人類雙眼能分辨超五億像素,肉眼都辨彆不了的事物,那區區千萬像素的鏡頭,更不用說了。無論妹妹怎麼拍,畫麵都不會出現一絲破綻,呈現的分明就是木料本身……
“我的天呐!這磚石仿木技藝,也太神了吧?一根原木價格老貴了,用磚石仿造成本就便宜老多。”
“我說老馬啊,你整天就知道便宜便宜!沒聽人家子夜說了嘛,價格是其次的,主要是防火、防蟲!”
“對對對!防火、防蟲是主要,這樣一來,即使發生火災,也不怕火勢太大救不了了!”
……
工匠組的長輩們一邊說著,一邊按照圖紙,把仿木構件安裝到位。
在李子夜這兩周多時間的傳授下,長輩們已經能學會看懂結構,不用某人剛開始那麼費心費力了。
隨著眾人的吆喝,夏宮的骨架也在一點一滴中搭建完成。總共耗費的仿木和木料,足足四十六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