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回到大年三十的晚上,就在觀眾們為《洛神水賦》而感到驚豔的時候。李子夜本人,也和家村的村民們一起,圍坐在電視機前收看節目。
由於明天就是大年初一,許多在外打工、上學的遊子,終於有時間能回到家鄉。而家村的遊子們,幾乎都是李子夜小時候的玩伴。
年齡最大的,隻比他年長六歲。年齡最小的,今年剛大學畢業。
原本李子夜,在這群玩伴眼裡,隻是回憶中的一小片段。雖說偶然也會想起,但大多數時間,眾人都在忙自己的事。
但可是如今,無論短視頻上,還是電視節目,玩伴們時時刻刻,都會見到李子夜的新聞,看到他的身影。
這樣一來,李子夜的形象,在他們心中逐漸高大起來。以至於不少玩伴,擔憂雙方之間的差距,過於巨大。使得他們,沒法再用平常心來接觸李子夜了。
所以現場在觀看電視的時候,氣氛變得很是微妙。村裡的長輩們,跟李家有說有笑,眾人一邊嗑著瓜子、水果,一邊觀看春晚。期間有說有笑,熱鬨融洽。
而回家的那些年青一代,則尷尬的坐在長輩們身邊。他們對李子夜,已失去了兒時的那種親切、自然。有的隻是彬彬有禮的拘謹,或者生硬的客套幾句。
跟前的茶幾上,堆滿各種水果、零食,眾人也因為拘謹,不怎麼品嘗。
早在好幾個月前,李子夜還沒有像現在這麼火的時候。他們家裡的父母、長輩們,就有讓他們回來跟著李子夜,學習傳統文化。
奈何在外打拚的他們,有的已成家立業,分身乏術。有的壓根不懂傳承,連專業也搭不上邊。所以就錯失了最初的機會。
現在李子夜的身份地位,已經到了使他們仰望的高度。所以眾人的情況,就變得極為尷尬。誰也不好意思開這個口。
包括他們的父母、長輩,也很難再向李子夜提學習的事。畢竟“孔子學院”都建立起來了,全國皆知。
如果插關係戶進來,那學院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口碑,就完了。從而也會影響到李子夜本人的名譽,包括家村的工匠們,都會受到牽連。
所以綜合考量下來,村裡的年青一代,反而成了跟李子夜關係比較生疏的一批人。
就在這樣的一種氣氛下,劉村長略微神秘的對李子夜說道,“子夜,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們全村人吧,為你準備了一個驚喜。”
“等到春晚差不多快結束的時候,你要跟我們去個地方。”
劉村長說的全村人,指的是除李家以外的全體村民。沒想到看起來老實巴交的他們,居然還玩起了神秘驚喜。
“準備了驚喜?”李子夜聽後,不禁感到一絲新奇。算算時間,離他的生日還有一段距離。肯定不是生日驚喜。
於是他帶著一絲期待,想看看村長他們,葫蘆裡究竟藏的什麼藥。
其實李子夜不知道的是,為了報答李子夜這一年來的關照,順便再迎個新年。劉村長他們集資,買來一大批高檔的煙花、爆竹。
準備等到淩晨12點時,跟李家人一起,慶祝新年的到來。
相比於城市裡的過年,說實話村裡的年味,更重不少。以前城市裡過大年,隨處可見各種大紅燈籠,各種“稀奇古怪”但又十分好看的煙花……
每到12點,小區周圍都會爆發出熱鬨的鞭炮聲、爆竹聲。那個時候,很多人覺得吵,噪音擾民。
但當煙花、爆竹,不允許在市內燃放後,城裡的人們,已經很久沒聞到那種燃燒的煙火味了。
有的隻是跟普通節日一樣,頂多互發祝福短信,然後毫無區彆的睡下。等第二天醒來,也不會有以前過年的那種喜悅。路上也不見成堆成片的大紅燈籠。
反倒是不少鄉村,每逢新春佳節,都會把年辦得熱熱鬨鬨。甚至還有人專門請來舞獅舞龍的隊伍,給村民們表演節目。
“子夜,你來看看,這就是我們為你準備的驚喜!今年買了好多的煙花!最大的那個,要兩個人才抬得動!”
將近淩晨12點,劉村長和村支書他們,帶著李子夜和家人,來到村前的空地上。在這裡,有村長他們提前準備的各種煙花、爆竹。
因為李子夜的成名和帶動,使得家村人的生活條件,比去年翻了好幾個檔次。所以今年買的煙花,也格外豐富。
除了常見的“夜明珠”,“滴滴金”,“二踢腳”,“小呲花”,“竄天猴”……以外,還新添了不少大型煙花禮盒。
“滴滴金”,相信很多人都有玩過吧!就是一根細鐵絲外麵,裹上一層灰色的固體火藥。外表看起來有點像水泥條。
但點燃之後,它的煙花效果非常絢爛,特彆在黑夜裡,像無數燦爛的小星星,綻放在麵前。也像是童話裡的仙女棒……
至於“夜明珠”,又名“魔術彈”,是一種長條狀的手持煙花,很細很長,小孩子非常喜歡玩。
一手握住底端的安全區,一手拿打火機點燃頂端的引子。然後就可以像神仙那樣,想點哪裡點哪裡。
手中的煙花棒,會自動發-出一枚枚煙花彈,紅的、綠的、藍的,非常好看。不僅僅是小孩子愛玩,不少大人見了,也會忍不住拿來試試手……
說到華夏春節,燃放煙花、爆竹。那就不得不提,關於該習俗的由來。
相傳古時候,每到年末的午夜,年獸就會進攻村子。凡被年獸占領的村子,都遭受到殘酷的屠殺。它頭上的犄角就是武器。
經過數十年的鬥爭,村裡的人們,無意中發現了年獸的弱點。那就是巨大的噪音,特彆是爆竹聲音,會嚇退年獸。而煙花,則能讓人們在黑夜裡迅速發現它。
於是每到除夕,人們便會拿出準備好的爆竹、煙花,用來驅趕年獸。久而久之,放煙花爆竹,就成為了我們華夏的節日習俗。
春節,也由此成為華夏民族的象征之一。甚至還影響到了周邊不少國家,比如越-南,比如棒-槌國。他們那裡也過春節。
曾經有段時間,棒-槌國還想把“春節”,列為它們的文化遺產,申請加入世界文化遺產名單。
這種腦殘而無知的要求,自然遭到了教-科-文組織的駁回。
全世界人都知道,春節就是我們華夏的傳統文化。國外的那些唐人街,每到新春佳節,那氣氛比國內不少地方還熱鬨。
以至於許多老外,會在華人過年的時候,帶著家人來唐人街玩。既可以吃到“物美價廉”的中華料理,又能感受這喜慶的節日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