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一寸長一寸強,相比曹操的倚天劍,劉備的雙股劍,呂布這方天畫戟,可以說是降維打擊了!
能刺,能砍,能挑,能掃……關鍵還在各種冷兵器的範圍之外。
理論上來說,隻要畫戟用得好,那什麼雙劍、雙刀,甚至丈八蛇矛,都難以近身。
張飛的丈八蛇矛,才兩米六一,比呂布短了四十公分。
也就是說,在雙方短兵相接時,呂布的方天畫戟能在第一時間,做出攻擊。而張飛隻能被動抵擋。
這樣一來,直接失掉了先手進攻。一步慢步步慢,導致後麵的招數,都使不出來。
屏幕前的網友們,瞧著那三米來長的神兵,紛紛意識到電影、電視劇裡的武打戲,都是騙人的,一點也不真實。
電影裡的呂布,方天畫戟頂多一米五,連正版的一半都不到。包括打鬥鏡頭,也都是雙方超近距離對攻。根本沒體現出方天畫戟的優勢。
而觀眾們,也自然無法理解呂布為何戰力奇高。明明大家都是一把兵器,一雙手,一匹馬。為什麼二對一,三對一,都拿不下呂布。
原來實戰中,方天畫戟那麼老長,這就等於開了掛。隻要用好,那是無往不利。
“我擦!三米長的冷兵器,我還是第一回見到啊!拿在手裡比小巨人還高!真是難以想象,古人是怎麼善用那麼長的兵器的!”
“好家夥,青龍偃月刀的長度,我就覺得夠可以的了。沒想到呂布的方天畫戟,更是超乎我想象!三米長,這還怎麼耍呀?光是拿在手裡,我就感覺很難了!”
“2333,大家千萬彆用現代人的體力,來衡量古人的。戚家軍知道不?殺倭寇的明朝神軍,殲滅1500倭寇,0傷亡的存在。他們使用的武器,有長五米的,也有長六米的……”
……
古人的體力,可不是我們現代人能比擬的。農業社會,許多孩子從小就要種田、挖礦。
所以彆說三米長的方天畫戟,就連殺寇神器的“狼先”和“長槍”足足六米來長,照樣使的風生水起。
李子夜將打造好的方天畫戟尖端,焊接在三米來長的鋼棍上。
接著便以一套出神入化的方天畫戟槍法,在鏡頭前演示如何攻三十六路。
戟術猶如龍,龍有八處可,即頭、口、身、尾及四爪。龍頭能攢,口能刁,身能貼能靠,爪能抓能鉤,尾能擺能纏,戟術亦然也。
戟術共六路,其基本法為挑、拿、鎖、截、刺、勾、內涵,凡四十八法,變化無窮。
其百二十反串,即“搖撲護法,撲帶還法,撲搜挑法,撲折退法。撲拘劈法,撲衝捉法,撲支紮法,撲托進法,撲貼刁法,貼刁攢法,貼提提法,貼截攏法,撲格進法,反提靠法,反截片法,貼靠貫法,拋片摟法,推晃衝法,攢托劈法,提攢拉法。戟頭朝下,攪轉三圈進法,各曰‘孤樹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