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標還想再問什麼,便聽見前麵朱元璋一陣咳嗽,於是便閉了嘴。
劉寬見老朱忽然一陣咳嗽,不由關問道:“陛下無礙吧?”
朱元璋見劉寬並不像聽到什麼的樣子,放下心來。
他道:“咱沒事,隻是沒想到你口中的戰神竟專打敗仗。”
劉寬解釋道,“陛下,微臣隻是轉述後世人的說法而已,並非故意挪揄。”
朱元璋道:“不用解釋,咱不會在意這點小事。何況憑那小子打得幾次敗仗,被嘲諷也是該。”
“咱甚至覺得你用趙括、馬謖來類比,是高看那小子了——趙括能在白起圍攻下堅持一個多月,馬謖能得諸葛亮看重,那小子能嗎?”
聽了這話,劉寬不禁一笑,也覺得用先前那話有點侮辱趙括、馬謖了。
“繼續說,這靖難之役中另一個著名人物是誰。”
聽朱元璋問,劉寬道:“另一人是朱棣次子,後來獲封漢王的朱高煦。”
“高煦?”朱元璋沒想到竟有這個去年才出生的孫子之事,疑惑道:“靖難之役時他才二十歲左右吧?能有他什麼事?”
劉寬笑道,“朱高煦當時雖年少,卻十分勇猛善戰,在靖難之役中數次解救朱棣於危難,擒殺敵將,乃至扭轉戰局。”
“可以說,朱棣靖難之役能夠獲得成功,朱高煦有很大功勞。”
“據說,朱棣覺得朱高煦很像他,曾在一次被朱高煦解救突圍的過程中,允諾日後將皇位傳給他。”
聽到這裡,朱元璋不由皺眉,道:“後來呢?老四該不會真廢了嫡長的高熾,改立高煦為太子吧?”
禦陛後。
朱棣原本正驚喜於次子的勇猛善戰,聽到這裡,卻也不由皺眉思考,麵露糾結之色。
卻是在想,他是否會改立次子為太子。
然後就聽劉寬的聲音傳了過來。
“朱高熾雖是嫡長子,卻喜靜不喜動、喜文事勝過武事,而且嗜好甜食,因此成年後長得十分肥胖。”
“雖然朱高熾表現得頗為聰慧,也曾在朱棣起兵之處,又過領軍守住北平城的戰功,更是在朱棣、朱高煦在外征戰時於後方負責後勤諸事,表現出了不俗的治政能力,但朱棣仍不喜其性格、外形。”
“朱棣覺得朱高熾不類己,相較之下,朱高煦就比較像他,尤其是在軍事天賦方麵。”
“再加上一批靖難武勳都跟朱高煦交情很好,朱棣就在永樂二年正式提出了改立太子之事。”
“結果,雖然一大批靖難武將同意,朝中重要文臣卻幾乎都反對,告訴朱棣‘廢嫡長立次幼’是取禍之道。”
“這就讓朱棣覺得很為難。”
朱元璋聽到這裡有點著急,不禁催促道:“你小子彆慢吞吞的,快些說,老四究竟改立太子沒有?”
禦陛後,朱棣也聽得著急。
因為現在的他也無法判斷,曆史上的他在那般情況下會做出何種選擇。
他看向朱標,卻見朱標微皺著眉頭,不知在思考這什麼。
他本想問朱標覺得該選誰,卻忽然警醒:他若這麼問了,豈不是顯得仍有心於皇位?
隻好壓住心思,繼續聽那劉寬講。
朱元璋的催促很有用,劉寬直接道:“並沒有。”
老朱追問,“為何?”
劉寬道:“朱棣當時具體如何考量的,後世人自然不知,隻能推測。”
“覺得朱棣一是聽進了文臣的勸諫,擔心大明如李唐一般,就此經常發生同室操戈之事。”
“第二嘛,是因為朱高熾雖不得朱棣喜歡,可他卻生了個好兒子,被文臣們稱作‘好聖孫’,被後世一些人稱作‘六邊形戰士’的朱瞻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