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怕什麼,既來之則安之,先走吧。”
周成想了想,侯府,早晚都是要處理的,兵來將擋,之後的事之後再說。
說完,便吩咐一直嘟囔的風泉啟程馬車,便抱著劍靠著馬車內眯住了。
宮內
養心殿
女帝坐在雕花玉椅上,手托著頤,目光冰冷深遠。
“陛下,你可是還在想著鎮南侯的大公子?”
一旁,李蘇容一身赤紅的官服,語調沉靜的說道。
上次她回去跟父親商議之後,對周成整個人也多少有了分析。
得到的最好的方法是靜觀其變,作為女帝最信賴的女官,自然是經常陪著女帝說話的。
女帝點頭輕歎,“皇城謠言誤人呐,周成,我還是輕看他了些。”
“他的頭腦,縱然是朕,也是有過之不及。”
在旁侍立的李蘇容也是頗為讚同的點點頭。
她在這幾日了解到周成的所作所為之後,原本還覺得不過是偶然,在聽到女帝所說的一切之後,她才真正被周成驚到了。
“周成對我朝局勢看待透徹,尤其此離間景周兩家之策,簡直妙極。”
女帝一愣,有些意外李蘇容會說出這話。
整個大乾,能得到她如此高的評價,可沒幾個。
“那李卿認為,他周成與崔氏林郎,誰更勝一籌?誰能輔佐朕開創一番前所未有的盛世?”
女帝起身,思考著什麼,對李蘇容突然問道。
李蘇若略一思量,但還是語氣堅定的回答道:“自是崔氏,崔林郎。”
聽到她的回答,女帝眉目一挑,“就這麼不看好那周成?”
李蘇容抬頭,對上女帝的眼神,不卑不亢的說道:“微臣以為,崔氏作為大乾五大世家之一,僅居周景家之下,與周氏齊名,先不說周成的紈絝程度,就說這崔林郎,乃我朝今科狀元,社稷棟梁,就他寫的開政之策,便能實地為我朝開革,造福多少寒門子弟。”
“陛下若讓微臣選誰,那我選能為朝堂爭乾實事,能為民打算的官員。”
女帝聽後不做反駁,隻是輕笑,“李卿,要是朕再年輕二十歲,會毫不猶豫的選崔林郎,但朕現在,已經不像那會一樣衝動了。”
女帝說完,往前走兩步,靠近李蘇容,拍了拍她的肩,“這次,朕有預感,他周成,或許是朕要找的人。”
李蘇容皺眉,秀麗的臉上浮現出不解,“可是,這周成再怎麼說也是劣跡斑斑,雖說在人心把控這塊頗有一套,但論為我朝所用,為國為民,兩者怎能相提並論。”
女帝轉身走回玉椅上,坐下拿起一本翻看一半的折子,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朕也不是什麼都信,自然有所決斷,試試便知。”
“如今我大乾多地災患,民生臨難,川東城縣令王可上奏折,當地各處爆發天災,糧商趁此囤糧,糧價上漲,百姓怨聲載道。”
“隔壁川西城,有樣學樣,也趁此天災囤糧漲價,難以控製。”
李蘇容眉目一凝,聽懂了女帝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