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先帝認為,封德彝是隋朝舊臣,諂媚不忠,還幫著作亂弑主,著實該死。嚴厲的斥責了他一頓,便把他貶為庶人,讓他自顧還鄉。
封德彝沒得辦法,隻能去尋蕭瑀,還是蕭瑀帶著他,又一次的叩闕,進獻了所謂的秘策,才讓先帝改變了主意,以中書舍人留用,不久後晉中書侍郎。
至於,是什麼秘策,不得而知。恐怕隻有先帝、封德彝、蕭瑀桑個人清楚。
但那之後,平定洛陽之戰,封德彝進言有功,獲封平原縣公,而後不久又讓他兼任了天策府的司馬。
之後,封德彝是平步青雲,先是兼任了吏部尚書,又封了國公,最後甚至做到中書令的位置。
“可是,玄武門之後,他們反目了!”
這段曆史,哥倆是比不得長孫無忌這個親身經曆者。玄武門之後,李世民又做了三個月的太子,隨即登基稱帝。而封德彝因為也算是天策府的人,又是中書令,自然要再進一步,更加重要,於是晉為了尚書右仆射,與蕭瑀的左仆射地位完全相當。
按理說,他們是好友,是患難過的,蕭瑀又是他來大唐的引路人,他們應該和睦才是。
可封德彝卻不知怎麼的卻變卦了,每次與左仆射蕭瑀商議政事,都表示讚同,但到皇帝麵前,卻說出相反的主張。
一次兩次,蕭瑀忍了,次次都這樣,蕭瑀那暴脾氣怎麼忍得了,因此二人由此交惡,甚至有時在公廨裡也因為瑣事爭吵。
貞觀元年,封德彝在尚書省突然病重,就是因為與蕭瑀爭吵的緣故,封德彝直接就吐血人事不省,吏員也是趕緊上報。李世民還讓人用禦輦將他送回家中,讓太醫住在他府裡,便於治療。
但沒過幾天,封德彝便病死了!其子-封言道,欲與蕭瑀爭論,可即便他是淮南公主的駙馬都尉,又怎麼能與蕭瑀相提並論,沒過幾招便落了下風。
陛下呢,也不忍封家落魄,便將封言道外放了宋州,做了刺史。這件事,也是間接導致了後來房玄齡與李靖,拉蕭瑀下馬的誘因。
朝爭有限,相忍為國,誰能想到封德彝竟然被蕭瑀寥寥數語給氣了死呢,不得不說,這就是命。
這麼多年過去了,長孫無忌依然沒想明白,他們二人到底為什麼反目。就像吳王說的,這個秘密,怕是隻有蕭瑀一個人清楚了。
而這次的世襲刺史製度,在長孫無忌看來,這就是沒安好心,至於是什麼,他想乾什麼不得而知,總之就是不好。
但陛下既然統一了,那就查一查,反正查一查又不會出錯。
不過,最好不要太張揚,因為蕭瑀這家夥,長孫無忌太了解,他可不是一般的機敏,若是讓他找到什麼毛病,那問題可就大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