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新科進士已赴承天門。”
太極殿前。
一名羽林郎官,低首行至禦前,畢恭畢敬的如實稟道。
“知道了。”
俯瞰殿前群臣的楚淩,麵無表情的說道。
那名羽林郎官無聲退下。
對於今日的傳臚大典,楚淩已經籌備了許久,對這其中的每一個環節,可以說是爛熟於心。
但對不熟悉這一切的群臣,還有那幫新科進士,卻都是充滿未知的存在。
‘希望朕挑選的這幫新科進士,一個個都能承受住這種刺激吧。’見朝班中,交頭接耳的多了起來,楚淩雙眼微眯,心裡暗暗道。
在這場聲勢浩大的傳臚大典,作為大虞首屆殿試欽錄的新科進士,他們無疑是承受壓力最大的。
倉促下,看到自己登榜高中。
倉促下,被帶去承天門外,等待傳臚。
倉促下,當著滿朝文武,叩見大虞皇帝。
這種此起彼伏的場麵下,哪怕是心理素質再好的人,也難免會不適應的,可是這些他們必須要直麵。
從他們進貢院,參加延期召開的科貢選拔,他們在無形間就背負了很多,能夠扛住,那就在履曆上增添了一筆,不能扛住,那在履曆上就遜色很多。
是。
這對他們而言,或許不公平吧。
可那又能怎樣呢?
仕途不是科途!
在殿試、科貢方麵,楚淩能儘最大限度去維護與確保公平,以叫真正的英才能夠在萬千學子中脫穎而出。
但當他們登榜高中,躋身仕途的那刹起,這種公平就沒有了,頂著天子門生的加持,是會給他們帶來不少優勢,但是相對的,這也會叫他們處在眾矢之的下,這中間的誘惑、算計、拉攏……都是免不了俗的。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這兩者是伴生的。
“母後~”
於龍椅後坐著的黃華,見到殿前朝班的議論聲大了,可自家兒子卻遲遲未動,不免有些擔憂的對孫黎道。
“靜靜的看著。”
孫黎一撩袍袖,氣定神閒的說道:“皇帝做什麼,不做什麼,皇帝是有數的,咱們啊,做好該做的就行了。”
“是。”
黃華微微低首道。
說實話,這種大場麵,黃華還是第一次經曆,是,在天子大婚之際,她也經曆了,但那個與今下是不一樣的。
參加殿試的六百新科貢士,最終欽定的新科進士,僅有二百一十七名,當這個總數經楚徽之口宣讀出來時,朝班中的文武大臣,一些人的表情變化,黃華是看在眼裡的。
也正是這樣,黃華徹底明白自家兒子,先前究竟直麵的是什麼。
‘淩兒,真是苦了你了。’
黃華表情複雜的看向龍椅上坐著的楚淩。
此刻的黃華不知,她所流露出的種種,讓孫黎在心底下定了決心。
大虞的皇太後啊,必須要識大體,懂得體恤才行!!
不然怎樣叫皇帝直麵這複雜的天下!!
想到這裡,孫黎的冷眸,看向了殿前的文武百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