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大事都講究一個儀式感。
咱們國人在這上麵比老外又更講究,老外隻講一個場麵,咱們早就精細到連時辰都得計算在裡麵了。
某件事必須在某天某時某刻舉辦儀式才吉利,那麼錯一分一秒,辦事人都感覺到彆扭。
像是賈東旭的拜天地就是如此,選好了時辰的。
但現在秦家眾人還在趕來的路上。
秦淮茹跨過火盆,緊緊的揪著賈東旭的衣角,隨著他身後往院內走去。
這個時候的秦淮茹蓋頭也重新蓋上了,該有的規矩沒有少,但小門小戶,很多事情也不能按照全禮去辦。
總歸就是省卻了絕大部分繁雜的大禮,把一些必須的儀式保留了下來。
比如說拜天地什麼的,這個必須要有。
當然也就這幾年了,到了六十年代,這些花活就不許玩了。
楊瑞華作為院內兒女雙全的人物,成了這場婚禮的司儀。
這還是因為賈張氏不在家,賈東旭又不懂這個。
不然的話,得選那些兒女齊全三代同堂,或者四代同堂的人家。
在流程簡化以後,事情就進行的很快了。
像是進家門前腳不沾地這些,也不可能有紅毯,但也有麻袋替代。
總歸差不多就是那個意思而已。
就是在拜天地的時候,稍微尷尬了一點。
原本應該是賈張氏在上麵接受兩人的跪拜,但現在賈張氏在裡麵唱《鐵窗淚》呢。
所以易家兩口子期盼已久的事情就來了,在街坊鄰居的勸導下,易中海羅巧雲作為替代,坐上了賈家的主位。
賈東旭看了一眼在上麵的老賈牌位,卻是一咬牙跪了下去。
賈東旭也是讀過書的人,自然知道韓信受胯下之辱的傳奇。對於賈東旭來說,這一拜,他也就跟韓信差不多了。
不過賈東旭可沒韓信的大誌向,他心眼不大,本來對易中海還有點感激的,但現在卻是隱隱有了些怨恨。
易中海顧不得這個,他現在正享受著自己的榮光。有今天賈東旭秦淮茹這一拜,他的養老計劃,也算是階段性成功了。
所有的付出,在這一刻都是值得的。
當然,路漫漫其修遠,這玩意以後要防備的事還有很多。
比如說不能讓賈東旭太出息,不能給賈家搬出四合院的可能,不能讓賈東旭有換工作的可能。特彆是,得讓秦淮茹跟自家貼心。
易中海對著羅巧雲使了個眼色,羅巧雲了然,在秦淮茹奉茶的時候,遞上了兩個大紅包,每個十萬塊。
二十萬用來表達善意,總歸是足夠了。
秦淮茹收到紅包,走過流程,也就在楊瑞華的攙扶下進了房屋,在早已裝扮過的喜床下盤腿坐在了床上。
這也不是個容易的活,屁股底下各種瓜子花生乾果可不少。
等到楊瑞華奉上一碗半生不熟的餃子,讓秦淮茹嘗兩個,站在邊上大問一聲~“生不生?”
秦淮茹也是亮聲回道“生。”
楊瑞華又大聲問道“生幾個?”
秦淮茹再回“生一窩。”
楊瑞華對著外麵大笑道“新娘子說生一窩。”
這樣屬於秦淮茹的流程才算走完,現在的她,隻需要蓋著紅蓋頭,坐到晚上等著賈東旭用秤杆挑開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