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山學院的學生招收越來越多,陳策也放心了。
他對張家兄弟招招手,道:“走了,你們慢慢觀摩。”
張家兄弟:“……”
隨著商業發展,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給的待遇肯定也會越來越好。
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的必然性。
不是每一個讀書人都能考中秀才、舉人甚至是進士的。
在這種前提下,如果學習一技之長,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笑貧不笑娼,在任何時代都是奉為圭臬的真理。
學習好了會計稅收,很輕易就能在商業中找到一門輕鬆高薪的活計,如何選擇,現在後山學院的盛況已經給出答案了。
此前這種專業都是一代代相傳的,大家都在藏私,怕被人搶了手藝。
而陳策現在做的事,就是將傳統敝掃自珍的觀念給改了。
現在周家開辦了會計專業院校,後麵呢?
當看到開辦這樣的學院有利可圖,會不會衍生出來培養建築專業、醫療專業等社會各行業的人才培育學校?
會的。
天天喊口號說要振興中華,振興大明,不管用的,沒有人學習知識是真正的為了國家利益考慮,更多的是為了自身。
你告訴他你學習醫療可以救更多人,但前提是醫療不賺錢,你看多少人會學?
但你要告訴他,學習醫療可以救更多人,同時高超的醫療技術在民間會很賺錢,那時候又會有多少人學習?
陳策太明白社會運轉的規律和人性了。和他們喊口號沒用,隻有實打實的讓他們嘗到甜頭,這個行業才能蓬勃發展。
整個中國到目前才出現兩個聖人,並不是人人都能成聖的。
此前陳策和秦紘等人在暗自發展大明的商業,當商業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必然開始對專業人才有需求。
如此再帶動各行業的專業人才,從而完成商業、醫療等各行各業人才的培養,不至於讓整個國家的教育業畸形。
……
後山學院不僅周家的人在關注,也不僅陳策和張家那些權貴在關注,實際關注它的人很多很多。
比如秦紘、比如內閣再比如弘治皇帝、國子監、翰林院。
關注它的人實在太多太多了。
今天後山學院人滿為患的消息傳到國子監大祭酒謝鐸的耳中後,謝鐸長舒一口氣。
“那小子不得了啊!”謝祭酒意味深長的說了這麼一句話,讓整個國子監的博士們有些摸不著頭腦。
戶部。
秦紘聽聞了後山學院的情況後,剛打算出去,工部尚書徐貫便找了過來。
“老秦。”
徐貫麵色凝重,秦紘壓了壓手,他知道徐貫想說什麼,微笑道:“這不是一件好事麼?”
“你發現了麼?大明現在正在悄然發生改變。”
徐貫愣了一下,此時才忽然反應過來!
是啊,大明好像正在發生改變,如果在以前,你說要辦個學院,學院不教四書五經,教其他的奇技淫巧的東西,誰會去學習?
可這一次後山學院就是沒在教四書五經,就是有這麼多學生踴躍過去學習。
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