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紘不確定皇太子是否是陳策的後手,但無論如何,這個太子看起來似乎都不是很靠譜的樣子。
朱厚照看著劉大夏,背著手,氣定神閒的道:“好麼,姑且算你說的對吧。”
“本宮再給你說幾份史料吧。”
“十四年,禁瀕海民私通海外諸國;十七年,信國公湯和巡視浙閩,禁民入海捕魚;二十三年,詔戶部嚴交通外番之禁。上以國朝金銀、銅錢、火藥、兵器等物不許出番……”
劉大夏微笑道:“太子殿下的史料上,通篇都是在說海禁之事啊。”
朱厚照微微一笑,道:“是啊,通篇都是海禁,但隨著年限的增加,這其中的變化想必你也聽出來了吧?”
劉大夏微微一愣:“什麼變化?”
還不得他仔細思考,秦紘卻豁然道:“海禁政策在放鬆!”
從洪武四年,到十四年,到十七年,從不得入海,到不得私通海外諸國,再到不許入海捕魚,到二十四年不許金銀銅錢火藥兵器等出番。
實際到二十四年,洪武朝的海禁政策就已經開始放鬆了,不是不許出海,而是不允許敏感的物品出海交易。
秦紘說完後,整個人有些瞠目結舌起來。
難怪陳策昨天找到自己,讓自己再次提出開海的政策!
原來他真有後手,他的後手就是皇太子!
而皇太子這一番史料說的有理有據,辯駁的明明白白,一時間竟讓劉大夏都啞口無言起來!
震驚的何止是秦紘。
劉閣老怔怔的站在原地,他不驚訝皇太子為什麼忽然變得如此聰明了,不用說,這肯定是有人教他的。
教他的那個人還是陳策!
先是戶部出列開海禁之議題,而後朱厚照出來負責有理有據的辯駁,這一切都是陳策在做推手。
那個年輕人,正在操控朝廷?他的目的是為了開海?!
弘治皇帝眯著眼,臉上依舊麵無表情,也沒開口說什麼,靜靜的在等著劉大夏的反擊。
劉大夏是禦史,能言善辯,可這個時候他竟無言以對,皇太子的說法固然沒錯,從史料上總結來看,整個洪武朝的海禁政策就是越來越寬鬆。
如果洪武皇帝活的足夠久,興許到後麵還真可能開了海禁。
劉大夏沉默片刻,拱手道:“太子殿下固然說的不錯,可祖製上畢竟沒有命令說過開海,既如此那便依舊是禁海。”
劉大夏這很明顯是有些耍無賴了,明眼人都知道皇太子殿下的論據更加充足,你要麼拿出史料來辯駁,要麼就承認皇太子的言論。
說這話顯得很沒水平。
朱厚照淡淡的道:“敢問南宋朝廷偏安一隅,為何還能支持百年?”
秦紘出列道:“回殿下,乃南宋朝廷攫取海上之利,海上絲綢之路開啟後,南宋朝廷每年從海外獲取的利益足以支撐南宋朝廷的財政。”
朱厚照淡淡的道:“這不就對了嗎?既然知道海上能有巨額的利潤存在,為什麼還要迂腐的不去開海呢?”
“父皇,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