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內閣。
內閣三位閣老才來值廬沒多久,剛泡好了茶,按照慣例看了報紙,了解了當下民生等事。
李東陽率先開口,道:“劉公、謝公,沐王府的兵力已經從土司借道抵達了安南邊境,大軍在安南邊境演習,安南的軍隊並未對暹羅進一步行動。”
“禮部使臣隊伍此時應該已經抵達遼東。”
和陳策的想法一樣,安南那邊其實他們不太擔心,這一場軍事演習應該能將安南給震住,不至讓安南隨意亂動。
朝鮮那邊才是他們關注的重中之重。
大明現在的戰艦還沒造好,遼東的船隻不利於出海,所以對朝鮮的政策就不能和安南一樣。
朝鮮這一代的國王李隆顯然不具備什麼政治智慧,說一句莽夫都不為過,他從來沒考慮大明一旦騰出手來,收拾他們朝鮮和捏死有什麼區彆?
但這段時間卻是關鍵,大明怎麼處理和朝鮮之間的關係,關乎著大明的國際聲望。
劉健氣定神閒的喝口茶,才問李東陽道:“工部那邊的戰艦製造的如何了?何時能送去東南?”
李東陽道:“昨天徐尚書來彙報進度,大概下個月戰艦就能全部送到東南。”
劉健點點頭,得抽個時間和六部碰一麵,商討一下對倭奴的威懾軍事行動。
正在三名閣老閒聊的時候,禮部尚書元守直進入了內閣的值廬,他麵色略顯凝重的道:“三位閣老,皇上可曾下旨讓禮部使臣隊伍從東南歸來?”
劉健愣了愣,狐疑的道:“什麼意思?”
你禮部不是派人去朝鮮了麼?不久前朝鮮國王的回信,讓大明釋放朝鮮外戚任士洪,此舉無疑是對大明的極大挑釁,現在大明派使臣去申飭朝鮮國王,這都是皇上和內閣六部商定好的事。
掐日子算,使臣隊伍現在也該抵達朝鮮了,你禮部尚書為何有此一問?
元守直有種不祥的預感,他顫抖的對劉健道:“劉公,我禮部派去朝鮮的使臣隊伍,現在被召回來了。”
內閣三名閣老瞬間愣住了,道:“什麼?”
“誰召他回來的?”
元守直對外道:“進來!”
寧誠和程敏政急忙從外走了進來,寧誠急忙拱手道:“下官見過三位閣老大人。”
他現在終於知道,可能出大事了,內閣三名閣老分明不知道聖旨的事,莫非是張家兩位國舅假傳聖旨?他們怎敢如此膽大包天?
“大人,下官的使臣隊伍在去朝鮮的半道上,張家兩位國舅帶著聖旨將我們攔住了,聖旨上說是皇上召我們回來,不讓我們去朝鮮了。”
說著,寧誠便將聖旨拿出來遞給劉健看。
劉健表情嚴肅,看完聖旨後不由憤怒的道:“這聖旨都沒過司禮監和內閣,你是禮部郎中,這樣的聖旨你也相信……嘶!”
張家那對混蛋,他們要做什麼?他們莫非真在假傳聖旨?還是說這一道中旨真是弘治皇帝讓他們下發的?
內閣現在也不太清楚內情,隻能道:“張家兩位國舅呢?”
寧誠道:“去遼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