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會兒,意識流是個新概念,屬於國外的現代派,代表作《追憶似水年華》。
不過國內已經有意識超前的作家在使用它了,譬如王濛,他這兩年一直都在摸索這個新概念。
今年他在《人民文學》刊發的《春之聲》,幾乎摒棄了傳統敘述模式,運用現代派的“意識流”方法寫成。
“意識流”這詞聽著高大上,說白了,就是重點寫人物意識流動狀態,將敘述切碎,將細節誇張。
譬如,傳統敘述模式裡一筆帶過的內容:“今夜,我和一個漂亮女人睡了一覺。”
用“意識流”寫,就成了“我將頭埋在她發間,那是童年四月的蘋果花花香,隨著暖風而來,我坐在父親的肩上,蘋果花競相綻放,我欣欣然摘下一朵,含進嘴裡
她輕輕哼唧了一聲,不正是小動物落網的聲音嗎?十歲,我在庭院裡坐著乘涼,小鬆鼠被一張網困住了,我輕輕地拿起剪刀,小心翼翼地剪斷了束縛它的網,它咬我一口.
力氣大些,她便蹙起眉頭,柳眉像極了廬山的一縷紫煙!‘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初二的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看了香爐峰上的雲彩,還有一部電影叫《廬山戀》,還有部寫它.”
反正跟延邊刺客似的,主打一個思維的發散。
和人家睡了一覺,連孫子名字都想好了。
“蒙太奇是電影中用來表現事物多重性的一係列手法,意識流家為了突破時空的限製,表現意識流動的多變性、複雜性,經常采用這類手法”
大飯堂裡,剛剛脫離左翼文學籠罩的學員們,聚精會神地聆聽王濛口中世界一百年的文學思潮,拚了命的汲取。
上午課程結束,把桌子簡單收拾,大飯堂就變成了真飯堂。
江弦打了四兩一滿碗的米飯,一份肉末茄子,找自己座位坐下,呼嚕呼嚕的吃,周圍文講會的學員,全在討論“意識流”文學,研究“意識流”習作。
“我還沒看過王濛老師的文章,咱們的資料室裡有麼?”
“還要交作業,這可怎麼辦?”
“同誌們放心,這作業我一定是交不上去的。”莫伸拍拍胸脯,操著一口濃重的陝北口音。
討論一直蔓延到午休的宿舍,以及下午的大飯堂。
一向緘默的賈大山向學員們宣布,他已經完成了一部意識流的習作,現在,他就將這篇習作念給大家聽。
“大山同誌,寫什麼的?”孔捷生問。
“寫的是收割的故事,題目叫:田野裡的草帽。”
一幫學員大為震撼,排排坐,分果果,側耳聆聽,這其中包含文講會年紀最大的學員喬典運,他今年已經有49歲了,是一位農民作家。
“同誌們,我現在便將這篇意識流習作,朗誦給大家。”
賈大山眼底藏著一絲農民式的狡黠,朗聲道:
“草帽,草帽,草帽,大的草帽,小的草帽,起伏的草帽,旋轉的草帽,陽光爍爍的草帽,草帽,草帽,草帽”
“.”
學員們笑的前仰後合,終於見識到何為“冀中慢才”。
而賈大山始終不笑,堅持將這篇讀到底。
“大山同誌可真是。”王安憶也弓著身子,捂嘴笑的不行,“怎麼會開這樣的玩笑。”
江弦沒有吭聲,眼神意味深長。
他其實能看出,這篇習作,是賈大山在反感意識流這種國內半生不熟的現代概念,堅持他一貫遵守的經典敘述原則。
下午的課,他便將這份“意識流”習作直接給王濛遞交了上去,成為了首個完成作業的學員,並表明他的態度。
“現代技法掩蓋在另辟蹊徑之下的是敘述的軟弱。”
王濛聽後隻是微笑,並未多說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