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氣得雙手背負,來回踱步,不住搖頭。“他們好歹是長輩,應當借機多磨煉他,怎能如此行事……朕還如何曆練這個太子,豈有此理!”
皇後一臉笑容地抱著小兕子離開了,留下皇帝還在這裡發著悶氣。
“一個老師幫著弟子將事鏟平了,一個舅舅幫著外甥把人趕出關中了……”李世民指著一旁太監,氣得手指都有些顫抖,問道:“還有要辭官是哪一縣?”
“回陛下是醴泉縣。”
“對!醴泉縣又如何?”
“剛剛送來的消息,醴泉縣的縣丞說他家孩子酒喝多了,錯寫了這份辭官奏章,如今要收回辭官奏章,吏部也答應了,讓他繼續留任醴泉縣縣丞。”
“你看看,你看看!”李世民指著外麵對一旁的太監道:“現在各縣都覺得太子身邊有輔機,玄齡照顧著,這太子權勢滔天,往後誰敢言語,誰敢直諫!”
李世民又瞪了一眼,剛剛十分喜歡的白馬如今越看越不順眼,吩咐道:“牽走,朕看到它就心煩。”
“喏!”
回到甘露殿,陛下重重將一堆文書推翻,怒道:“就因為你們在東宮吃了幾碗麵幾頓飯嗎?”
太監連忙將地上的文書全部收拾起來,慌亂著又道:“陛下,房相來了。”
李世民深呼吸幾口氣,整了整衣衫道:“讓他進來。”
“喏。”
眼下還有幾卷摔在地上的書卷,太監手腳麻利地將它們撿起來,不讓房相發現陛下生過氣。
一切收拾好,這才將房相請了進來。
房玄齡走入甘露殿,笑著道:“陛下,臣……”
“承乾現在做甚?”
話還沒說完,就被陛下問了一句話,房玄齡清了清嗓子道:“殿下正在盤算今年朝中用度,應該會有富餘不少。”
李世民喝下一口茶水,看著這個跟隨自己多年的人,問道:“玄齡,你怎麼能這麼幫著太子?”
房玄齡回道:“陛下,臣沒有幫太子。”
“華陰縣的縣丞剛告老辭官,你就讓馬周將人給抓了。”
“回陛下。”房玄齡作揖道:“禦史台早就查到華陰縣縣丞行事不端,本想著多查一段時日,但眼下他要辭官,就怕人跑了,這才去將人拿下了。”
“跑?這關中八百裡秦川,他往哪裡跑?”
“陛下,有備無患,早動手也能省去許多麻煩,而且也怕被滅口。”
李世民拍了拍桌子道:“朕看你們是在給太子省麻煩。”
“臣絕無此意。”
“你……”李世民又劇烈咳嗽起來,像是早就褪去的風寒之症又回來了,重重咳了好一會兒。
撫平了呼吸之後,問道:“那輔機怎麼回事。”
“是那縣丞收到遠親書信,急著離開關中,說是親眷得了重病。”
李世民平複著呼吸,幾次深呼吸,站起身雙手背負,道:“朕看出來,都是巧合,這巧合真多。”
房玄齡笑著道:“是陛下多慮了。”
“你是太子的老師,你行事應該要有分寸,有些事就讓要承乾自己去辦,讓他知道教訓。”
房玄齡雙手遞上奏章,道:“陛下,這是太子殿下所寫的關中生產五年規劃。”
李世民板著臉接過奏章,又問道:“他寫的?”
“臣親眼看著太子殿下所寫。”
打開奏章,入眼的正是這個兒子把楷書寫出草書樣子的字體,李世民皺眉先是看了看整篇文章的長度,洋洋灑灑有數百字。
東宮太子善寫文章,隻不過文章用詞有些生僻,不過看了之後,還是能夠回味許久的。
文章功底與見識與遠見,都很不錯。
就是這個兒子的措辭近來也好了很多,這可以歸功於承乾在中書省苦讀的結果。
房玄齡解釋道:“如今涇陽已是關中的富縣,太子殿下希望先用涇陽帶動三兩個縣行動起來,再讓富起來的幾個縣帶動其他縣,如此一個縣帶著三個縣,要在三年內看到效果,五年內關中賦稅增長三倍。”
李世民仔細看著奏章,站著看有些不舒服,又坐下來,仔細斟酌一字一句。
房玄齡接著道:“太子殿下所用的是產業互補的方式,涇陽缺什麼,其他兩縣便給什麼,按照製造方式,形成上下遊。”
李世民點著頭試圖理解這些話。
房玄齡接著道:“而各縣獨立發展之餘,可以相互合作,也可以相互競爭。”
“朕的兒子野心倒是不小。”
“臣與太子商議過具體的章程,隻要來年能夠讓渭北與高陵種出葡萄,那麼三年之內,關中的賦稅再增加一倍不在話下。”
“葡萄值錢,葡萄釀更值錢。”李世民頷首道:“對他來說不是難事。”
“臣是太子的老師,會一直盯著各縣的舉動,中書省與禦史台也會看管各縣,如有差錯也可以及時彌補。”
李世民放下了這篇文章,又道:“說來說去,你與輔機還不是在幫著承乾。”
“陛下就算是臣等不幫,讓陛下出手就說明太子闖了大禍,也隻有如此陛下才能對太子嚴加看管。”
李世民笑道:“是朕當初小看了這個孩子,他長大了,朕管不住他了?”
“太子嚴於律己,嚴於吏治,朝中皆稱太子賢明,臣為陛下賀。”
“他在文章說各縣主簿不再是文書記錄,而是一個縣的工作引導,這是什麼意思?”
“回陛下,這是京兆府會帶著各縣的主簿學涇陽的治理經驗,以及關中治理的新理念,改善關中風貌,其中就有潔淨村縣等各種要求,主簿學了之後,便將京兆府的理念與治理方式告知各縣。”
話語頓了頓,房玄齡接著道:“往後不再是各縣有了難事才去找京兆府,而是往後各縣與京兆府之間會走動頻繁互相幫襯,用太子的話來說為官之道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為官之道是要不斷學習,尤其是關中的官吏,更應該抓緊,不論朝中各部或是各縣,為官是活到老學到老的工作。”
李世民道:“你覺得太子的方略如何?”
房玄齡笑道:“很有意思,可以在短期內就看到成效,通篇下來無非是學與用。”
李世民揉著眉間,放緩了語氣,之前的怒氣也煙消雲散了,“說著簡單,恰恰是最難的。”
“陛下,太子殿下並沒有因為三個縣丞的辭官而退縮或退讓,這是一件好事,反之則是令人擔憂的。”
“嗬嗬嗬,他連朕都敢頂撞,何況幾個縣丞,太子要服眾就要有拿得出手的功績。”
本章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