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將領命。”
柴哲威是柴紹與平陽公主的孩子,他年歲已過三十,在軍中算是穩重的將領。
兩人正說話,卻見侍衛來稟報:“太子殿下,趙國公來了。”
李承乾停下腳步,回頭看去,道:“舅舅。”
長孫無忌作揖道:“殿下,臣與岑文本,馬周眾人商議,向陛下請旨,冊封高藏為高句麗王,給予認可,封淵蓋蘇文為高句麗柱國,可其人放鬆警惕。”
“必要嗎?”
聽到殿下反問,長孫無忌又道:“若能緩解前軍遇敵的壓力,那就是可行的。”
李承乾頷首道:“來人。”
“末將在。”
一個侍衛上前。
李承乾吩咐道:“帶舅舅去軍中大營麵見父皇。”
“喏。”那侍衛作揖道:“趙國公隨末將來。”
長孫無忌還是一臉頗有心事的樣子,就跟著侍衛離開了。
到了晌午的時候,李承乾洛陽行宮內看著各縣的奏章,從中可以了解現在的洛陽各縣的發展情形。
這些天,關中的奏章也接連送來,關中各縣再分各鄉的事宜進行得還算順利。
有內侍快步而來,道:“殿下,陛下下旨封高藏為高句麗王,封淵蓋蘇文為高句麗柱國。”
李承乾知道這個國書的意思,淵蓋蘇文在高句麗的所作所為都是不正義的。
就因為這種不正義的行為,很容易落人口舌。
現在的淵蓋蘇文心虛,並且父皇的旨意能夠讓他心存僥幸。
打心裡,李承乾有點不喜歡舅舅的這種計策,這種擺出大唐默許的意思,來麻痹一時,到最後唐軍兵至遼水,淵蓋蘇文也會醒悟過來。
當然了,也正如舅舅說過的,哪怕能夠讓前軍減少壓力,給高句麗添亂,那也是應該做的。
內侍又道:“殿下,趙國公還說要隨陛下出征。”
“父皇是怎麼拒絕舅舅的?”
內侍稍有困惑,隨後又笑著釋然了,若陛下答應趙國公隨軍出征,也不用自己來傳話,而是陛下讓他們傳旨了。
“回殿下,陛下說太子還年輕,而許國公都已年邁,鄭公也在長安養病,房相留守長安,命趙國公悉心輔佐殿下。”
李承乾頷首,示意他可以退下了。
內侍稍稍一禮,便退到了殿外。
在太子殿下處置文書與奏章的時候,是不喜邊上站著人的,若呼吸聲大了些,殿下都會不悅。
因此從長安而來的內侍太監都很清楚規矩,站在門外絕不去打擾太子。
李承乾又拿起一卷紙,這是老師來信,信中老師命京兆府少尹許敬宗打開各縣的糧倉,將糧食全部囤積於潼關的倉庫,並且由潼關運入洛陽。
糧草要運輸,水路是最便利的,當年楊廣修建的大運河又要用起來。
李承乾看向另一張地圖,這張地圖是整個中原河道的部署,以及各個州府都在地圖上。
忙完手中的這些事,李承乾讓內侍太監將這些批閱好的文書與奏章全部交給朝中各部。
看那內侍要離開,李承乾又道:“慢著,徐孝德還在修建洛陽城嗎?”
“回殿下,徐侍郎還在修建洛陽城的房屋,工部的人手不夠,少府監的人也都要跟著陛下出征,徐侍郎親自帶著人在給六部官吏修建房屋呢。”
“讓徐孝德建設一間大屋子,就在洛陽的崇文館邊上,招崇文館三百學士,每天翻閱各地奏章與奏報。”
“喏。”
吩咐完這些,李承乾還思量著有沒有疏漏的事,這個時候的舅舅確實不能隨大軍東征。
“讓舅舅來一趟吧。”
“這就去吩咐趙國公。”
李承乾又讓人去給小福傳話,讓她將飯食帶來乾元殿。
等候舅舅的片刻清閒,李承乾站在乾元殿前,看著眼前的皇宮布局。
當年楊廣修建洛陽宮時,命名紫薇城,修建時一度征召民力超過百萬人。
如今李唐這一朝,複稱洛陽宮,當年父皇巡遊洛陽,將這裡的宮殿改了稱呼,其中三座大殿為正殿乾陽殿,還有貞觀殿,徽猷殿。
後來爺爺覺得當初洛陽宮太過奢華,覺得楊廣太過窮奢,一度拆了乾陽殿。
當年父皇一度要重修洛陽宮,被當時的老師與張玄素等人勸阻,稱洛陽民生凋敝,沒有施行修建。
現在的乾陽殿還顯得老舊,沒有修繕好。
因此作為偏殿的乾元殿,隻能暫用。
李麗質快步走來道:“皇兄,稚奴與慎弟來了。”
李承乾側目看去,就見到了這兩個弟弟,“不是讓你在長安嗎?怎麼來這裡了?”
李麗質不悅道:“房相念稚奴與慎弟想念父皇,這才允許他們來洛陽。”
李治委屈地道:“皇兄。”
李承乾道:“來了就來了,用飯了嗎?”
聽到皇兄先說用飯,李治與李慎也是心頭一暖。
正巧舅舅也來了,李承乾領著他們走入乾元殿內,道:“用飯吧,舅舅也坐。”
長孫無忌先是行禮,而後才坐下。
洛陽宮的飯食很簡單,天色已近黃昏,李承乾又給兩個弟弟遞上碗筷,又道:“慎弟,你來的正好。”
李慎接過筷子道:“皇兄有何吩咐?”
“乾陽殿需要修繕一番,你給徐孝德畫一張圖紙,讓他安排人手來修繕。”
李承乾也坐下來,又道:“忙完這些事就回長安吧,若是父皇知道你們私自過來,免不了責罰。”
李治低下頭道:“嗯。”
李麗質道:“皇兄,妹妹有些事希望可以讓稚奴與慎弟去辦。”
“你說。”
“讓慎弟與稚奴去一趟博州,博州有幾處礦產需要查明,妹妹看近年來的往來銅鐵,懷疑有人開私礦。”(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