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懷瑾不理解的是為何皇帝會如此輕易地相信玉妃,而對他的話置若罔聞。
“殿下,您接下來打算怎麼辦?”
謝懷瑾不會因為這麼點事兒而放棄,“如風,你去給我查一查,玉妃最近都接觸了哪些人,本王懷疑她還會有動作。”
如風領命而去,書房中隻剩下謝懷瑾一人。他的目光再次落在那卷絹帛上,直接將其燒毀。
看來這些證據不足以讓陛下信服,那麼他自然會找到能夠令陛下信服的證據。
他更不會就此放棄,也不會中了玉妃的圈套,陛下會被他迷惑,可不代表他也會被迷惑。
後來既然,陛下的決定越來越荒唐,他竟然要在玉妃沒有子嗣的情況之下,要封其為貴妃。
朝堂之上,皇帝的旨意如同晴天霹靂,震驚了所有人。
玉妃,一個無子無女的妃子,竟然要在短短數日之內被冊封為貴妃,這在大梁的曆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文武百官分列兩旁,氣氛莊嚴肅穆。皇帝高坐龍椅,目光如炬,俯瞰下方。
“陛下,此事萬萬不可啊!”一位年邁的大臣顫巍巍地出列,他的聲音在大殿中回蕩,雖然蒼老但有力。
這位老臣是三朝元老,德高望重,他的話語在朝堂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
他目光堅定地望著皇帝,等待著皇帝的回應。
皇帝的眉頭微微一皺,視線落在了他手中的奏折上。那上麵密密麻麻地寫滿了字,全都是關於玉妃的彈劾之詞。
一看見這些東西他去頭疼。
他不能理解這些老臣為何非要與玉妃一個小姑娘過不去,她不過隻是個無依無靠的人罷了,為何這些人都不願意放過她?
反正所有阻止他與玉妃相愛的,都不是好人。
“愛卿,朕知道你是出於對大梁的忠誠,但玉妃的事情,朕自有分寸。”
老臣的臉色一白,身子微顫,再次開口:“陛下,玉妃還沒有皇嗣,且入宮時間尚短,若此時冊封為貴妃,恐怕難以服眾。況且,朝中已有諸多關於玉妃的流言蜚語,若陛下此時堅持冊封,隻怕會引起朝野動蕩。”
皇帝閉上了眼,顯然是不想再聽這些詆毀玉妃的話語,“朕的決定,難道還需要向所有人解釋嗎?玉妃深得朕心,她的品行和才德,朕最為清楚。那些流言蜚語,不過是小人嫉妒之言,豈能作為定論?”
老臣的額頭上已經隱隱滲出了汗珠,他是文臣,文死諫,他明白這麼說會惹陛下不悅,可他這麼做也是為了江山社稷。
“陛下,臣非是質疑玉妃的品行,隻是此事關係重大,關乎大梁的穩定。若陛下能再考慮一二,或許能有更加妥當的決策。”
皇帝的臉色逐漸沉了下來緩緩開口:“愛卿,你的忠心朕自然明白。但朕的決定,不會因為一些無端的流言而改變。玉妃的冊封,朕意已決,不容更改。”
老臣的身子微微一顫,他知道再勸也是無用,隻得深深一拜:“臣遵旨。”
皇帝的目光掃過其他臣子,態度不容置疑,“還有誰對此事有異議?”
朝堂上一片寂靜,沒有人再敢出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