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皇上離去的背影,皇後徐徐起身,對眾嬪妃輕啟朱唇:“吾等亦往延壽宮一探究竟。”
言罷,眾人便跟在皇後身後,一同往延壽宮。
此刻,延壽宮裡氣氛凝重異常,宮女太監皆俯首低眉、屏息斂氣,唯恐觸怒龍顏。
大殿之內,皇上正雷霆大怒,對著跪在地上的太醫厲聲斥責:“爾等酒囊飯袋,至今仍未能查明太後之病因,實屬無能!現朕昭告天下,誰能尋出太後致病之因,即刻擢升為院正!”
“皇上息怒!”
院正顫抖著身軀,鼓足勇氣,向前膝行幾步,說:“皇上,微臣等雖醫術淺薄,但自太後暈倒之後,無不儘心竭力,不敢有絲毫懈怠。
隻是太後所中之毒實在罕見,微臣等才遲遲未能確診。但請皇上放心,微臣等定當竭儘全力,定不辜負皇上厚望。”
其他太醫聞言,也紛紛附和,表示願為查明太後病因竭儘全力。
皇上見狀,怒氣稍減,但仍麵色鐵青,沉聲道:“朕給你們三日時間,若三日內仍未能查明太後病因,爾等便提頭來見!”
太醫們聞言,心中一凜,紛紛叩首領命。
皇後見狀,做出端莊的樣子對皇上說道:“皇上,太醫們也是儘力了,不如讓臣妾與眾嬪妃一同為太後祈福,或許能助太後早日康複。”
皇上心中暗道:“母後也不知道到底中了什麼毒,如今便病急亂投醫,姑且一試吧。”
他沉吟片刻開口道:“既然皇後有此心意,那便領著眾嬪妃,為太後抄經祈福,以表孝心。”
“是,臣妾遵旨。”皇後領命帶著眾妃子離去。
回到坤寧宮後,皇後親自挑選了祈福經文,和超經用的金紙和紅泥分發給眾嬪妃。
眾妃子皆明了此刻正值多事之秋,領了物品之後皆安分守己,蟄居各自宮中,潛心抄寫經文,以祈求太後鳳體安康。
而吳順儀則躡手躡腳地來到了坤寧宮。
她見皇後正端坐於案前,專心致誌地抄寫經文,輕聲道:“娘娘,妾身獨自一人在宮中,心中實在掛念太後的病情。
妾身鬥膽,想與娘娘一同抄寫經文,一來可為太後祈福,二來若是有何消息,也能早些知曉,好為娘娘分憂。”
皇後擱下筆,目光輕輕掠過吳順儀,察覺到她似乎有話想說。
坤寧宮內皆是自己的心腹,皇後遂對吳順儀微微頷首,溫和言道:“好吧,既然你有此心意,那便與本宮一同抄寫經文吧。”
“是。”
吳順儀小心翼翼地將抄經的紙張平鋪在桌麵上,接著又取出了用於抄寫經文的金粉和紅泥。
剛提筆寫下幾個字,她便轉頭看向皇後,輕聲說道:“娘娘,太後突然病倒了,您對此有何看法?”
皇後聞言,放下手中的筆,凝視著吳順儀,緩緩說道:“太後年事已高,身體有些急症也是在所難免的。本宮希望能通過抄寫經文,為太後祈福,助她老人家早日康複。”
吳順儀見皇後的表情緩和,心中暗自思量:看來娘娘對此事莫非真不知情?
看到她眼中的疑惑,皇後輕輕一笑,說道:“難道你以為這是本宮對太後下的手?本宮的母妃對本宮一向照顧有加,本宮又怎會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聽到皇後這般言辭懇切,吳順儀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