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周二。/br又見PK。/br第三輪了,今天的追讀非常重要,懇請大家支持。/br嗯,非常重要,非常重要,非常重要。/br拜托了!!!/br————————————————————————/br天微微亮,李姝從夢中醒來。/br昨夜好睡,把過去幾天的辛勞,一下子都彌補回來。/br她從床上坐起,伸了一個懶腰,婀娜曲線,格外誘人。/br朝窗外看了一眼,天色有點陰沉。/br氣溫也降低了許多,有點冷。/br今日寒露,露氣寒冷。/br殿下也該添新衣了!/br她掀起被褥,從床上下地,走到衣櫥旁打開箱子,挑選了一件厚衣,穿在身上。/br外麵,傳來哼哈的聲音。/br好像是王翁須。/br這小丫頭,又在搞什麼鬼?/br李姝甚至顧不上熟悉,便推門走了出去。/br庭院裡,王翁須正一拳一腳的聯係著。/br隻是她沒有基礎,之前也沒有學過拳腳,所以那拳腳施展起來,看上去更像亂來。/br加之王翁須16了,身體發育初成。/br那拳腳軟綿綿的全無力道,同時還讓人遐想聯翩。/br“翁須,你在作甚?”/br“練拳!”/br王翁須氣喘籲籲,小臉通紅。/br是練拳練的。/br她得意洋洋道:“姝姊,待我練成拳腳,可敢與我比試?”/br噗嗤!/br一旁,傳來了笑聲。/br李姝扭頭看去,就見劉進坐在門廊上偷笑。/br“你和誰學的拳?”/br“自然是殿下。”/br李姝再次看了一眼劉進,然後又仔細看了兩眼王翁須。/br拳腳是好拳腳,但……/br“殿下,你教她這是什麼拳?”/br“沾衣十八跌。”/br“啊?”/br“又叫歹徒興奮拳。”/br李姝愣了一下,扭頭又看了兩眼王翁須。/br噗嗤!/br她一下子明白了劉進的意思,笑著狠狠打了劉進一拳道:“不要欺負翁須……”/br“我沒欺負她,我教她了,可我沒想到她練成這樣子。”/br“她又沒有基礎,你上去就教她這麼高深的拳腳,就是害了她。”/br說著,李姝就跳下門廊,攔住了王翁須。/br她在王翁須耳邊低語了幾句,王翁須扭頭,怒視劉進。/br劉進見勢不妙,忙起身往回走。/br“我和你說過的,得先練基礎……你不聽,卻要怪我不好好教?要不,你先隨姝姊練基本功吧。”/br說著,他已經進了房間,而後啪的一聲,關上了門。/br“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女兒身。”/br“你這什麼亂七八糟的。”/br“是殿下教我的!”/br李姝攔住了張牙舞爪,要去找劉進算賬的王翁須,同時在心裡,長長歎了一口氣。/br都不是省心的主兒!/br……/br早飯時,王翁須餘怒未消。/br劉進端著一碗羊羹,也不說話。/br隻是,總會在腦海中閃現她練武的模樣,忍不住嘿嘿的笑出聲來。/br“哼!”/br王翁須怒哼一聲。/br劉進立刻轉過了身子。/br李姝一拍額頭,再次一聲歎息。/br“翁須,聽說你在學拳?”/br趙安國走了進來,樊勝客跟在他身後。/br一進門,他就扯著嗓子說道。/br“學拳怎麼了?學拳不可以嗎?我學拳,礙著你什麼事了?趙奉先,你彆得意。”/br王翁須好像炮仗一樣的炸了。/br她把碗一放,怒視趙安國。/br而趙安國則一頭霧水,辯解道:“我沒得意,我是說,學拳是好事,你看我,我就天天練拳,才有如此健壯的身體。不過,學拳很累的,翁須可以跟我練拳。”/br王翁須瞪大了眼睛。/br她看著趙安國粗壯的體格,又低頭看了看自己的小身板。/br突然,她哇的一聲哭了!/br“我不要練成你那個樣子,醜死了,我不練了!”/br說完,就小跑著出去了。/br李姝歎了口氣,忙起身追了出去。/br臨走時,她對劉進道:“殿下,你做的好事。”/br劉進咧嘴苦笑。/br不就是學拳嘛?/br怎麼感覺,比捅了雞窩還要鬨騰?/br“殿下,王姑娘怎麼了?”/br“還能怎麼,你長的太醜了。”/br劉進說完,也放下碗,起身出門了。/br隻留下趙安國站在大廳裡,一臉的茫然……/br我說啥了?/br樊勝客倒是看明白了。/br笑著拍了拍趙安國:“你教人學拳就學拳,說什麼練成你這樣子?女娃要練成你這身板,得哭死過去。”/br“你什麼意思?”/br“醜!”/br樊勝客說完,便坐了下來。/br有奴婢緊跟著,送來了飯菜。/br……/br又是一頓寬慰。/br劉進更費儘口舌,向王翁須保證,他沒有讓她練成趙安國那種體格的心思……/br李姝更在勸慰,好半天才讓王翁須平靜下來。/br“都是我的錯,我不該一開始就教翁須學拳,忽略了基礎。”/br“殿下哪裡學來的手搏?”/br“偶然得之,偶然得之。”/br劉進含糊其辭。/br他確是忽略了王翁須全無基礎這件事。/br隻因他能學會拳腳,是靠的係統幫助,一下子跳過了基礎部分。/br但王翁須,可沒有基礎。/br簡直是造孽啊!/br自己給自己找麻煩。/br他回到客廳,剛坐下來。/br有奴仆來稟報:太子宮來人。/br“誰?”/br“是張舍人。”/br“請他進來。”/br劉進伸了個懶腰,吩咐道。/br片刻,奴仆帶了一個中年男子走進來。/br“太子舍人張賀,拜見皇孫殿下。”/br那中年人進來,便自報家門,而後抱拳拱手一揖。/br張賀?/br劉進立刻想起來了。/br張湯的長子嘛!/br之前他在孫家祠禦敵所用的手弩,還是張賀送的呢。/br但說實話,劉進對張賀,完全不了解。/br他知道張賀的老爹張湯。/br西漢酷吏嘛!/br“張舍人不必多禮,今天怎有空來我這邊?”/br張賀在劉進示意下落座。/br他撩衣跽坐之後,看了一眼劉進。/br“殿下氣色不錯。”/br“還行吧。”/br“前幾日殿下遇險,太子聞之非常擔心。隻因不便出城,所以沒有前去探望。”/br劉進聞聽,嘴角撇了一下。/br你自己離不開長安,可以派人過去看望一下嘛。/br結果嘞……/br“都過去了。”/br他表情冷漠說道。/br張賀心中一愣,對劉進的反應,有點奇怪。/br按照他對劉進的了解,劉進應該誠惶誠恐的拜謝一番。/br可他沒有!/br甚至……/br張賀能感受到,劉進的不快。/br人常說,生死之間有大恐怖。/br人在經曆生死之後,會改變性格……/br殿下想必就是如此!/br他之前在東市門圚仗劍殺人,與從前已經大不一樣。/br之後又主動認罪,以贖死金免罪,表現出了一種自信的態度。/br聽說,這次孫家祠遇襲,殿下還親手殺了幾個刺客。/br若在此之前,張賀是不相信的。/br可現在……/br也許,傳聞不假。/br那今天來傳話,怕是不會那麼輕鬆。/br張賀猶豫了片刻,拿定了主意。/br“賀今日前來,是奉了太子的諭令,與殿下說兩件事。”/br劉進從案幾上拿起一把短劍,在手裡漫不經心的把玩著。/br短劍是裝飾。/br平日裡就放在案幾之上。/br劉進拿著短劍,很快就覺察到了這把劍的特點。/br好像很熟悉!/br有一種莫名的感覺。/br他知道,這應該是百兵之主,武器親和所產生的作用。/br短劍連著鞘,在他手上轉動著。/br“父親有何吩咐?”/br他越是冷漠平靜,張賀就越是感覺到壓力,越是覺得,那些話有點不好說出口。/br但是,他必須要說!/br“太子說,殿下遇襲,與兩位殿下無關。”/br短劍在劉進的手裡停滯了一下,又繼續轉動起來。/br“所以呢?”/br張賀,有點張不開嘴了。/br半晌,他苦笑道:“曲、直兩位殿下,與殿下畢竟手足。太子的意思是,殿下莫要再計較之前的誤會。兄弟之間,應齊心協力才是……相信殿下也能夠明白?”/br劉進閉上了眼睛。/br“張舍人。”/br“喏。”/br“以德報怨如何?”/br“這個……”/br張賀有點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了。/br劉進這六個字,出自論語憲問,是孔子的弟子向孔子發問。/br沉默片刻,張賀深吸一口氣。/br他苦笑道:“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br劉進睜開眼睛,看著張賀,微微一笑。/br“敢問第二件事?”/br張賀,已經明白了劉進的答案。/br是不是兩位殿下謀劃,不重要。/br但讓我忘了之前的恩怨,不可能!/br你總不能違背聖人言吧……/br“第二件事……昨日光祿大夫金日磾在朝會之上建議陛下與殿下封侯,陛下意動。”/br“哦?”/br劉進頓時來了興趣。/br祖父,終於想起我這個長孫了不成?/br“太子的意思是,殿下寸功為例,冒然得封賞,於禮法不合,難免被人指點……太子是希望殿下好好溫書,莫要惹是生非。最好主動向陛下請辭,拒絕封侯。”/br最後幾句話,張賀說出來的時候,喉嚨有點發乾。/br因為,他感受到了劉進身上散發出來的怒氣!/br那種怒氣,不是無能狂怒的怒氣。/br帶著一絲絲殺意,令人心驚肉跳。/br若非真殺過人,若非真經曆過生死,很難有這樣的殺意。/br張賀,低下了頭。/br他甚至不敢抬頭和劉進對視。/br太子的這個要求,實在是有點過分。/br當時張賀也曾勸阻過。/br但少傅石德卻勸說劉據: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將入門,策其馬,曰:非敢後也,馬不進也。/br石德的意思是勸說劉據,要低調一點。/br隨後又說: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br他認為劉進學問不夠,德性也不高,所以不適合站在高位,應該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行。/br反正整體意思就是:如今朝堂上的情況很複雜,陛下對太子不滿,所以還是要儘量低調一些,不要讓自己成為靶子。楚莊王三年不鳴,一鳴驚人……太子,需要忍耐,謙和,寬容。至於劉進,德性不足,最好還是沉澱一下,莫要高調。/br張賀就覺得,石德這番話很莫名其妙。/br偏偏,太子卻很讚同。/br他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了!/br“張舍人!”/br“喏!”/br劉進突然開口。/br他沉吟半晌,道:“冊封之事,我並不清楚,我和金大夫也沒有任何交集。至於父親讓我主動請辭……請與父親一句話:我究竟做錯了什麼,竟讓父親如此厭惡?”(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