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永豐循著消息找過去,老遠就聞到一股刺鼻的氣味。
走近之後,隻見幾座很普通的廠房窗戶大開。
透過窗戶,可以看到一群女工正在埋頭做錫焊。
除了工作台,廠房內沒有做任何修整。
門口還掛了個土不拉幾的牌子,上麵寫著“林氏收音機”。
怎麼看都不像一家高科技公司。
剛站了一小會,一個看起來四十來歲,長相矮胖的男子就從另外一個房間迎了出來。
男子一把抓住了梁永豐的手,“梁生真似稀客,今日怎麼有閒,來我們這小小的林氏收音機檢查工作?”
梁永豐連忙擺了擺手,“林老板客氣了……”
“在下姓黃,林氏收音機是我嶽父開創的產業!”男子道。
“抱歉,抱歉!”梁永豐連忙道。
“沒關係啦,很多人都以為我姓林!”黃老板道。
梁永豐笑了笑,“前兩天的台風中,村裡有房子被吹倒了,這裡跟村子靠的近,我來看看有沒有房子損壞。”
“梁生好有責任心啊!”男子臉上的笑意更濃了,“不過梁生可以放心,我們這邊的廠房都很好,沒有漏雨,也沒有掉瓦,連玻璃都沒有損壞。”
“沒有就好!”梁永豐道。
“我那裡剛好泡上茶,不知梁生是否賞臉,一起品嘗一下?”男子滿臉賠笑道。
“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
兩人一起來到隔壁房間,屋子布置的相當雅致。
除了辦公桌椅,屋子裡還擺放了盆栽和書畫。
關上門之後,完全隔絕了屋外的刺鼻氣味。
黃老板給梁永豐和黃衛倒上茶,聊了沒兩句,話題不由自主就往收音機上靠。
這一下搔到了黃老板的癢處,他開始口若懸河的介紹了起來。
香港的收音機產業起步於五十年代。
得益於自由港地位,香港對市場的反應非常靈敏。
一款新收音機在香港推出的時間,隻有美國的三分之一,日本的一半左右。
再加上低廉的勞動力價格,沒有關稅,以及較低的用地成本。
香港的收音機產業得以迅速發展。
到七十年代末,香港已經有上千家收音機製造企業,雇傭員工數近5萬,年出口額幾十億港幣。
收音機也成為了僅次於製衣的,香港第二大出口產品。
“我看女工都在焊接電路板,現在的收音機都是半導體元器件的嗎?”梁永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