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夜深了有些犯困,就不分點了。
第三卷寫完,這本書有922509個字。
四月十號發的書,至今190天,每天4800個字(好像還行?)。
每一卷大概三十萬字左右,跟開書時預計的數目綱差不多。
除了字數符合預期以外,劇情同樣也沒有脫離最初的設計,這是我最欣慰的一點。
我此前最多就寫到過四十多萬字,可以說是根基淺薄。
以至於會經常害怕自己出現中期犯病、後期乏力之類的情況。
看這麼多次請假就知道,經常出現思路不清晰、劇情不擅長,以及被閱卷老師打回來的各種情況。
好在是到了百萬字的關口的。
多少是積累了些經驗,什麼劇情切入、視角轉換、敘事結構、電影畫麵之類的東西,粗通皮毛。
不用太過擔心中道崩殂了——嗯,但是不排除江郎才儘,慢慢拉跨。
為什麼之前兩卷不寫感言,這一卷突然想寫感言呢。
其一是,到這一卷,終於顯出成績了。
之前是卡拉米,即便是想有所表達,也覺得沒什麼資格。
這個月月票榜二十多,均訂跟著上來之後,才有了些自信。
其二是,劇情也到了一個新階段。
為了平衡男主的年齡,以及尊重政策發展需要時間的客觀規律,所以選擇了留白幾年的方式。
趁著留白,正好給大家說點什麼,做個告一段落的心理暗示,這樣閱讀起來也更有時隔幾年的代入感。(我瞎說的。)
之後的劇情,就要比曆史變動更多了。
新階段自然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敘述結構上,需要作出一定的調整。
同時,隨著一些大家熟知的劇情人物離世,要開始塑造新的角色。
以及,男主之後親自插手兵權、度田、稅改、改動行政區劃、國朝官製、發展生產力等等這些情節,還需要在大綱的基礎上豐富細化一下劇情。
總之就是,新階段,想做個總結。
其三就是,額,請假的事,不止大家習慣了,我也習慣了,沒有之前那麼縮頭烏龜不敢說話的感覺了。
綜上,夜裡有感而發,寫個感言。
今天還在跟編輯說,曆史題材為什麼為什麼時間老是過得很慢。
至少在我的觀感裡麵,就是有寫不完的事。
處處掣肘的官吏。
財用匱乏的國庫。
不得安寧的邊境。
原地打轉的儒學。
日常休息的主角。
不可或缺的配角。
……
寫都寫不完。
就像寫得最細致的第一卷,才隻過了二十天左右。(可能有讀者沒讀出來)
這是本書的第一個問題。
對此,我在第二卷開頭就跳了好幾個月,之後的內容更是經常一個月一個月地跳。
以及這次,一跳就是幾年。
這其實算是一次糾錯,為最初選題(為了劇情衝突選擇的時間節點,導致男主年紀過小)而作出的修正。
好在目前是解決了,不會出現北京柯南的情況。
本書遇到的第二個問題,是作者技法的不足。
這是我第二本書,上一本四十萬字就太監了,所以,作者技法上儲備確實很少。
顯著有感的是,第二卷的時候。
我不會寫男主以外的視角。
可以看到,第二卷,有好多章節,是不出現男主的。
這一度給我的創作帶來了極大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