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安一心想要營造出離經叛道的形象,因而把孫猴子大鬨天宮的故事講得酣暢淋漓,塑造出一個刺兒頭般狂妄而囂張的齊天大聖形象,誰知道恰恰滿足了衛家小姐的胃口。
這小女孩兒聽得血脈賁張,連連叫好。
步安心裡卻在犯嘀咕,覺得好像有什麼地方弄錯了,明明已經足夠離經叛道,怎麼反倒像是在討好這餘家千金。隻好抱著一絲幻想,期望這個場景能通過她的嘴巴,傳到餘喚忠耳朵裡去。
正如他跟素素說過的,不能在一棵樹上抱死。既然離經叛道暫時沒有效果,他就得在修行上多動動腦筋,於是他一邊說書,一邊仍舊留意著玲瓏坊的方向。
這時見到晴山先生從那扇小門裡出來,步安立刻手忙腳亂地把琵琶抱在懷裡,高聲彈唱起來。
“剛擒住了幾個妖!又降住了幾個魔!”
“魑魅魍魎怎麼就這麼多!殺你個魂也丟來魄也落。”
步安手裡抱著的畢竟不是吉他,而是一把他摸索了半個月都沒有玩熟的琵琶,統共就隻有四根弦,琴頸上的品位還稀稀落落,就算他把五根手指擰成了麻花,也無濟於事!
而圍觀的群眾又來跟他搗亂,紛紛叫嚷起來,聲討他時不時尬唱,不專心講故事的壞習慣,喊聲幾乎把他的曲聲歌聲徹底蓋住。
於是,步安隻唱到“神也發抖,鬼也哆嗦……”便已經泄了氣,一手提著琵琶琴,另一手垂在身側,伸著脖子眼巴巴地看著那個抱琴女子在一群修行者的目送中走遠。
衛家小姐起先也跟著眾人抱怨叫嚷了幾聲,這時卻若有所思地循著步安的目光,朝晴山先生的方向看去。
步安一直看著晴山混進了夜市的人流,也不見她回頭看上一眼,撇了撇嘴將琵琶琴又背了回去,擺擺手道:“不講了不講了!明天吃過中飯再來!”
人群便開始起哄,有人高喊著:“時辰還早,再來一段!”也有人朝素素端著的瓷碗裡扔錢以示誠意,直到發現這說書人真的要走,沒有“返場”的意思,才惺惺然看著他離去的背影,紛紛喊道:“明日再來可不要食言啊!倒黴和尚和另外兩個妖怪還沒出來呢!”
步安走出人群後,又回頭看了一眼,已經不見了“餘家千金”的身影。他輕哼了一聲便不再去想這件事情——說到底,離入贅婚約上的日子畢竟還遠。
人群漸漸散開,投醪河上有帶著脂粉氣的畫舫遊船慢悠悠飄過,同時飄過的還有婉轉悠揚的歌聲。
假如仔細去聽,能夠隱約聽清有人在唱著“莫聽穿林打葉聲”——經過近一個月的醞釀,這闕《定風波》已經傳遍了江南吳越,而“東坡地換東坡詞”的故事,也正如呂飛揚所說的那樣,成了一時佳話。
但是人們隻知道這詞的作者是“三步成詩步執道”,卻不知這位“天姥才子”就是越州城裡,投醪河邊的說書人。
走在返回南城的路上,步安接過裝滿了銅錢的沉甸甸的布袋子,和素素相視而笑。他身上青衫臟兮兮的,嘴唇因為講了半天故事而變得乾燥泛白,拎著錢袋子傻樂的樣子,有些人窮誌短,絲毫沒有三步成詩的氣概與瀟灑。
然而窮歸窮,累歸累,誌短歸誌短,這一人一貓的主仆二人,此刻卻笑得開開心心,一邊還商討著今夜回去之後,要買些什麼酒菜來慶祝一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