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賈瑾來說,沉寂三年沒什麼問題,隻是他不大認同楊敬鬆他們的看法,隻要被武安帝盯上,就算沉寂三年,也一樣會被記住。
更彆說,三年後,他還要參加科舉,萬一名次靠前,武安帝一樣會注意到。
似乎聽到了賈瑾心聲,楊敬鬆笑著說道
“公子放心,每三年就會出現二三百個進士,公子混在其中,不會引起太大的關注。”
聽了這話,賈瑾便也不再多慮,回道
“既如此,學生願意沉寂三年。”
楊敬鬆滿臉欣慰
“我就知道,公子定會同意的,接下來三年,公子韜光養晦,等待大鵬展翅高飛之時。”
“我也相信,以公子之資,三年之後,定更加成熟穩重,一切也將信手拈來。”
賈瑾笑著回道
“多謝先生教誨,學生謹記。”
楊敬鬆看著他,微微點頭,心裡有些激動,他們這些舊太子遺臣,一開始並未打算培養賈瑾去完成奪位的想法。
直到後來,見賈瑾僅三歲,似乎就能聽懂他們的講解,並且十分聽講,耐得住寂寞,幾年下來,風雨無阻地努力學習。
這讓他們看到了希望,開始商議著,培養賈瑾奪位的想法,這也是為何在兩年前的冬天,楊敬鬆要將一切都告知給賈瑾的緣故之一。
本來有關賈瑾的身世,他們是打算等賈瑾成年後再說的,見賈瑾如此努力,而且生而知之,沉穩冷靜,便將一切真相都告訴他,以此來激勵他努力上進。
效果也非常好,賈瑾一路過了縣試、府試、院試,並且在院試還拿到了頭名案首。
這不僅說明賈瑾的讀書天分高,也說明他足夠努力上進,讓他們這些教導賈瑾的先生也倍感榮幸,誰不希望自己的學生成才,驚豔世人呢?
隻是武安帝突然盯上了賈瑾,讓他們不得不暫緩讓賈瑾繼續科舉,為此,他們還擔心賈瑾有些接受不了。
畢竟眼下已經得了院試案首,鄉試時,隻要不發揮失常,上榜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可讓他有些意外的是,賈瑾竟然絲毫沒有抗拒,欣然接受了蟄伏三年的安排。
成大事者首重的就是沉得住氣,現在看來,賈瑾的品行已是無可挑剔,就看他們這些人怎麼輔佐賈瑾最終完成複辟了。
楊敬鬆不由暗暗激動和期待,也下定決心,就算是拚儘全力,不惜一死,也要幫助賈瑾完成這個使命。
二人又交談了一番後,這才各自散去。
告彆了楊敬鬆,賈瑾正準備回家,就見自家小廝拿著一份請柬來
“三爺,有丘府下人送來他們家老爺的請柬,說是請三爺明日去丘府赴宴。”
賈瑾聽了,便知道是丘植要請自己了,打開一看,果然是丘植下的請柬,微微點頭“我知道了。”
說罷,上了馬車,先回家去。
想來丘植也是因這次過關,想著感激他,這才設宴請他。
念及丘植是自己的受知師,賈瑾便想著讓家裡給自己準備一些禮品,雖是丘植請他,但畢竟是學生頭次上門,還是得正式些,也免得說榮國府沒禮數。
回到榮國府後,賈瑾便先去後院見王熙鳳。
自兩年前,見賈瑾時發生了一些尷尬的事情,王熙鳳每次見到賈瑾,內心都不由突突直跳。
饒是她八麵玲瓏,被小叔子看到了自己半個身子,也實在難以忘懷,這麼久以來,也避免和賈瑾特意待在一起。
不過,眼看著賈瑾出息了,得了院試案首,她也是跟著開心,再高看賈瑾幾分。
“奶奶,瑾三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