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實驗室來說,確實是一個噩耗。
李涵的研究方向一直是係統構建,這一次跟人工智能結合,是他手裡難度最高,耗費時間也最長的項目。
如果不是這也,也不會拉我一起。
因為係統構建本身就是我的強項,環宇跟漢陽集團的項目也是我主導設計的,進度很不錯,有很大可能超前完成。
沒想到,我才加入實驗室不到一個月,投資方先撤資了。
“當初簽合同,簽了幾年?”
我問董利。
“四年。我們計劃一共用八年的時間完成所有模塊同時投入使用,今年是第五年,正好合約到期,我們的進度是有些慢但整體的方向沒有問題。”
“誰知道我早上去跟投資方彙報完,剛回到實驗室屁股都沒坐熱,人家的郵件就過來了。”
“他們公司大老板不滿意我們的進度,覺得投了那麼多錢進去還看不到實際應用的實例,不想在燒錢……”
後麵的話不用董利多說,我心裡也有數。
無非是投資時間太長,短期內收不到回報,想快刀斬亂麻避免進一步的損失。
董利說完,實驗室眾人唉聲歎氣。
大家都是研一研二的學生,當初選擇這個項目方向時,李涵都跟他們打過招呼,耗時會比較長。
碩博連讀的話,也許會貫穿整個研究生時期。
可剛有點起色,投資突然沒了。
要想短時間找到新的資方沒那麼簡單。
“完蛋了,我們的項目下個月就要資金注入,現在有哪個投資方願意加入?一聽咱們研究五年都沒法變現,指不定全跑路了。”
紮著高馬尾的姑娘是研二的陳旻,在我來之前,董利是李涵底下的大弟子,僅次於他的就是陳旻。
人很聰明,本科期間就拿過眾多計算機領域的獎項,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據說科學院那邊也很看重她,想要過去重點培養。
但陳旻更喜歡大學校園的氛圍,愣是沒去。
所以她和董利,都是學校重點的培養對象,給到的項目也是重量級的。
一旦出成績會青史留名的那一種。
見陳旻都這麼說,所有人都有點慌。
“啊!我的論文還指望它呢!”
“董哥不能再去談一談嗎?那麼大一筆資金說不給就不給啦?”
“我是不是要重新選擇研究方向了?我剛研一,好像還能拯救一下?”
“彆提了,你能改方向,我咋辦?我今年要畢業的啊!”
“唉,我去年就延畢一年,今年看樣子又沒戲了。按照這個進度,等我上博士得幾歲?”
我環視一圈,沒有看見李涵。
“老師呢?”
我輕聲問董利。
“出門拉讚助了,他不讓我們跟著。我感覺多半沒戲,而且一般這種時候都是要給人當孫子的,老師不喜歡我們給人彎腰的樣子。”
說到這裡,不止是董利,其他人的眼眶也都發紅。
自己的學生不能彎腰低頭,那李涵自己就可以了嗎?
我默默歎氣,我老師十年如一日,真的一點都沒變啊。
“我說各位,你們是不是把我忘了?”
麵對萎靡不振的研究生們,我指了指自己,“我是環宇科技的技術主管,同時也是大股東。”
“需要投資,需要讚助,乾嘛不優先問我?我有點小錢,不夠的話我們公司也有點小錢,彆的不說,拉扯一個項目組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