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2月。
春節剛過,燕京的氣溫依舊寒冷,為了建設祖國,韓平這顆螺絲釘已經裹著軍大衣準備去單位上班了。
“三,吃了飯在走。”許是聽見響動,韓平的母親李萍萍撩起門簾,叫住了兒子。
韓平停住腳步,扭頭道“媽,上班要遲到了,早飯我在外麵湊活一頓就成。”
“你這孩子,上班也不知道早點起床。在外麵吃飯多貴,也不知道省錢。”李萍萍雙手叉腰,埋怨道。
韓平無奈道“哎呦,我的娘親啊,一頓早飯要不了一毛錢,能有多貴。”
“行了,孩子大了,咱們做父母的就不要老把他當小孩子看。”門簾再一次掀開,韓平的父親端著個陶瓷碗走進來後,替兒子說了句公道話。
韓平聞言,大喜,“媽,您看我爸思想多進步,您呐,太封建嘍!”
“我封建,有本事你搬出去住唉,你要是一個人住,我保管不說你。”李萍萍冷哼一聲,板著一張臉道。
韓平喊冤道“我的媽呦,我也想搬出去住啊,可我也不是燕影廠的領導,房子分給誰,不分給誰也不是我說的算。”
燕影廠裡還有宿舍,不過不是為他這樣的本地單身狗準備的。
也隻有那些從外地分配或者調到燕影廠的人才住,本地人除非結婚家裡住不下,否則宿舍是不用想的。
至於分配的筒子樓,那更是不用想。全廠上千號職工,多少老人都沒住樓房呢,等排到他,黃花菜都涼了。
“你哥要結婚了,他單位的宿舍太小而且人員太雜,不適合夫妻住……”李萍萍說到這裡,欲言又止,最後還是狠心道“家裡就這麼大,要不你和領導說說,你乾脆住單位宿舍吧。”
韓平乾嚎一聲“媽,你可不能這樣!”
李萍萍不理兒子的抗議,又開始數落起丈夫,“老韓,你也是的。你們單位分了多少次房子了,怎麼從來沒你的份,你說說,你但凡爭氣點,咱們家也不用擠在大雜院,也和老張家一樣,搬進筒子樓住。”
韓平見狀,隻能哀歎一聲,離開這個讓他傷心的家。
出了屋子,不等他呼吸新鮮空氣,便被呼呼的冷風凍得直打哆嗦。
他抬頭望天,咒罵道“這鬼天氣!”
今天天氣不好,天空陰雲密布,讓他本來就不好的心情又壞了一分。
出了大雜院後,是一條狹長的胡同,胡同裡全是大雜院,這年頭獨門獨戶住四合院的比後世還稀罕。
韓平對這條路已經無比熟悉,穿過幾條街道後,終於走到一條大馬路上。路上除了稀少的公交車和自行車外,其他車輛極為罕見。
倒是兩旁的高樓這兩年漸漸多了些,總算為這座古老的城市增添些許亮色。
韓平家距離車站比較近,這對他來說是件大好事,要不然他還得攢錢買自行車。這年頭自行車算是三大件,他工資不低,但大頭都交給父母,靠手頭上的三瓜兩棗想買自行車,估計要到猴年馬月了。
沒等多久,他已經能看到遠處公交車向著站台駛來。
“滴滴。”
車門打開,坐車的乘客有序上車買票。
“人真多。”擠上車後,韓平嘟囔道。
自從有了公交車,出行是方便許多,但公交車有個不好的地方,不管什麼時候,車上人都是滿的,尤其是早晚高峰,比後世地鐵還誇張。
“讓讓,麻煩讓讓。”
韓平要坐好幾站路,不想在門口被人擠來擠去,隻能使出渾身解數放公交車中間擠。
等他擠到車廂鏈接處,已然出了一頭汗。
公交車是黃河牌的,紅白相間,車身很長,有三個門供乘客上下車。車身中部有個大圓盤,連接前後車身,這叫鉸鏈式公交車,不過乘客都叫它大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