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府裡,有管家,也有采買的下人。
做主子的,從不必經手這些。
像祖母一樣,隻需當家抉擇。
像娘親一樣,隻需查賬管人。
其餘那些瑣碎小事,皆有楊管家盯著。
也就隻有庶妹這個土包子,沒見過世麵,才會被街上的玩意絆住了腳。
這下好了。
喜提半月禁足。
那些東西又能幫她什麼。
無言的情緒在杜蘅的腦中轉了一圈。
庶妹的鬼話,看起來就更不可信了。
她一定是在府裡住不慣,不願被人約束,然後才費心編出這個彌天大謊。
一定是的。
杜蘅從宋二公子聯想到庶妹。
在這期間,方芸景已經琢磨出不對味了。
“……宋二公子拿你當幌子?”
宋二公子乃是丞相次子。
他在京中隻顧吃喝玩樂,又不摻和彆的,乾什麼需要個外人來當幌子?
“倒也不像。”
杜蘅微微搖頭。
“女兒隱隱覺著,宋二公子是怕我癡纏,便找了鳳陵王來頂替他……”
這直覺猜得**不離十。
但她自己也不知道。
方芸景聽了,更覺得不可思議。
“胡鬨,那可是鳳陵王啊!”
鳳陵王是誰。
當今聖上最小的胞弟。
集萬千榮寵於一身,還手握兵權。
誰能使喚得動他。
當然了。
如今的宋丞相,也是位高權重。
在朝中叱吒風雲的人物。
但宋丞相是宋丞相。
宋二公子是宋二公子。
宋丞相本人都不一定敢使喚鳳陵王。
更謬論丞家的次子了。
“宋二公子與他關係匪淺。”
杜蘅原本隻知道他們有交情。
偶爾湊在一起並不稀奇。
但幾次碰麵下來,發現這二人總是同在,個中原因她隻揣摩了三分。
“關係匪淺也不是這麼用的。”
方芸景接受這個原因。
外麵的風言風語,她聽過一些。
說送入宮的姑娘鳳陵王一個都瞧不上。
說皇帝為鳳陵王的私事所憂愁。
還說鳳陵王眼高於頂。
……
就這號人物,怎麼會看得上自家閨女。
“蘅兒,你可莫要多想。”
方芸景不是貶低人。
蘅兒花容月貌,知書達理。
還是個當家做主的好苗子。
方芸景養大的,再清楚不過了。
無論配誰家公子,都綽綽有餘。
奈何,她爹的官職擺在那。
丞相府的門檻都難攀。
高如鳳陵王府,那鐵定夠不著。
方芸景是當娘的,唯恐閨女貪心又失望,隻得早早給她否了才能安心。
“娘放心,女兒不會多想。”
杜蘅上回提過一嘴,被駁回了。
之後如何,她都不再輕易提起。
“女兒隻是怕爹爹失望……”
聞言,方芸景也皺了眉頭。
鳳陵王府不成。
宋二公子那處沒戲。
陳公子則是已有心儀之人。
夏家公子不合她心意。
那就隻剩下齊家了。
“明日我尋你祖母商議一下。”
這親事,方芸景一人還做不得主。
杜蘅也不得自己妄議。
“蘅兒都聽娘的。”
即便她與宋二公子無緣。
庶妹與他也是一樣。
若嘉嫻郡主得知此事,定然很高興。
“夫人,老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