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10個女歌手對唱,虧他能想得出來。”
“這張專輯必撲,男女對唱歌曲一般都是放個一兩首作為湊數用的。”
……
這種神秘感,一下子激起了大家的討論。
歌迷是期待。
吃瓜群眾是好奇。
競爭對手是不看好。
業內的消息大都是互通的。
大唱片公司都知曉了沈浪這張專輯是主打男女對唱。
但是目前除了蓀燕姿、陳要川、杜婷和老齊聽全了10首歌外,其他人並不知道這些歌的質量如何。
所以,大部分人不相信沈浪能夠複製上一張專輯的成功。
因為寫10首高質量的男女對唱歌曲的難度,是寫10首高質量單曲的數倍。
然而,沈浪並不在意同行們看不看好,他在意的是關注度有沒有起來。
顯然這張海報的營銷效果是極好的。
沒錯,這個點子出自他手。
他在後世見過一堆成功的營銷套路,隨便抄一兩個來用,彆人根本招架不住。
如果把唱片當作產品,唱片公司就是創造產品的公司。
從營銷角度來說,唱片公司的作用就是生產消費者喜愛的產品,通過消費者的購買來產生利潤。
這是一個很淺顯的道理。
要知道出一張專輯,必須經曆一段長時間選歌、錄歌的過程,以及後期的v製作,各地巡回演唱、媒體和電台的轟炸,才能為一張唱片的成功奠定基礎。
幸運的話,主打歌能被傳唱,專輯可以換來利潤,否則就血本無歸。
因此歌手的素質、演唱的歌曲,甚至知名度,都是唱片公司要慎重考慮的。
沈浪認為“營銷”是個中性詞。
在這個時代大家的注意力比較分散,尤其需要營銷。
但營銷是要分情況的。
如果是有優質的作品,那麼怎麼營銷都不過分。
反之,稍微一營銷就顯得刻意又做作。
沈浪心裡有底,挑的都是那些經典男女對唱歌曲。
既然不會愧對歌迷,營銷又能拉來話題,增加關注,最後保證銷量。
何樂而不為呢?
——————
——————
4月8號,周日。
晚上接近淩晨,收音機前仍蹲守著無數的聽眾。
他們在等待《零點樂話》的播出,同時也是等待沈浪新專輯《最美聲音》主打歌的首放。
燕京某小區。
“師師?師師?睡著了?睡覺也不關燈。”
“呼……嚇死我了,差點被逮到。”
母親關燈關門離開了五六分鐘,劉師師才睜開眼睛,從被窩裡爬起來。
如果這時候劉母推門而入,會看到女兒衣服褲子都沒脫,當然覺也就沒有睡了。
隻見劉師師把燈打開,輕手輕腳的去抽屜裡翻出一把手電筒,接著關燈,鑽進了被窩裡。
然後她按亮手電筒,照著床上的一台小型收音機,接通電源,調到97.4兆赫。
“敞開靈魂,釋放天真,一座溫馨的小屋,一首午夜的歌,這裡是《零點樂話》,我是主持人伍洲同,今天我們的老朋友沈浪來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