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站出來,而且幾乎是站在所有人對立麵的不是彆人,正是如今的虎賁中郎將,負責宮中禁軍之一的內臣董允。
說起董允的出身倒也是有些神奇的。
他祖籍和這廳堂之中的許多人都一樣,乃是出身荊州,當年天下混亂從而離開荊州,舉家搬入西川的眾人之一。
所以按照道理來說,他們一家應該算是東州士人之一。
但偏偏也不是這麼一回事兒。
董允這一家出身自南郡枝江,而不是東州士人的南陽郡,這就導致了他們在東州士中也不算是被人家所接納。
當然,好處就是在東州士人被劉璋打壓下去之後,董允的父親董和卻是得到了劉璋的看重和信任。
從牛鞞,江源一路做到了成都,雖然隻是成都令,但在劉璋的治下這已經是相當不錯的位置了,而且在成都內,劉璋對於董和也是非常看重。
給了他不小的權柄,讓董和幫助自己解決成都乃至整個益州盛行奢侈的風氣。
董和做得很好,不但將這股風氣製止住了,更是將益州本土的那些豪富和權貴們得罪得相當乾淨。
要不是因為董允實在是讓人找不到任何的問題,恐怕當年董和就不是被送到南中那種蠻荒之地了。
而是直接死在成都算了!
甚至還有人說,如果不是先帝當年進西川足夠快的話,董和就已經死在南中了。
不過也就是從這件事情開始,董和與董允父子兩個人就定下來了屬於他們的基調。
那就是六親不認!
和其他人看重同鄉,看重同族,看重諸多關係不同。
董和,董允並沒有什麼族人親屬在朝廷擔任官員,他們也不是如同費家那種靠著與劉璋有什麼七扭八彎的關係進入的益州。
更不是東州之人,為了自保聯合到了一起。
他們從始至終靠的就是自己不被他人抓住把柄,或者說靠的就是自己沒有把柄落到外麵。
因此才走到了現在這一步的。
董和如此,董允亦是如此。
所以當所有人都在為了利益而猶豫不決,搖擺不定的時候,董允已經忍不住站了出來並且朝著眾人發出來了怒吼。
質問眾人為何要如此,為何要在丞相已經走到了這一步的時候,好不容易讓大漢見到曙光的時候選擇退出。
甚至董允環視一圈之後,直接朝著他們發出來了一聲怒罵。
“丞相在前方廝殺征戰,爾等在後方做出如此舉動,你們到底想要做什麼!
難不成爾等都是曹魏的奸細不成,見到戰場之上無法戰勝我大漢,從而選擇在這背後做出來如此小動作?
你們可知罪麼?”
董允的話語也是直接讓在場的眾人臉色一變,有不少人的臉色甚至都忍不住變得陰沉了起來。
他們對於董允當然是非常了解的,畢竟這些年董允不僅僅是陛下的心腹近臣。
還經常會因為陛下的一些事情而怒噴陛下一臉的吐沫星子。
不僅僅是陛下,就算是丞相,就算是其他臣子,隻要是有問題董允也絕不吝嗇自己的怒罵與嗬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