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幾年前從e被接回來的葉老站了出來。
他們倆倒不是研究這方麵的,而是葉老歸國時帶了個u盤,裡麵資料挺繁雜,完整的某一個項目那沒有,東一嘎啦西一嘎啦的,你要想靠它來提取中其中一個來立項都不成,除非本國有這方麵的高尖端人才,可以從中借鑒到某個點,否則沒啥用。
正是因此,葉老一直沒有上交。
得知上麵有意向要造航母時,葉老想到了這個u盤,裡麵有幾樣跟航母都能扯上點關係,最關鍵的動力這些那彆想,這對人家e國也是機密,不過裡麵有彈射裝置的初稿設計圖。
甭管有用沒用吧,葉老選擇了上交。
那時咱家求技術若渴啊,有用,可太有用了,至少咱可以開始起步了不是,科學嘛,本來就是一步一步慢慢來。
有了起步,才會有後麵的蹣跚學步跌跌撞撞穩步前行慢走競走山上狂奔騰飛而起!
但是畢竟家底兒太薄了,心氣兒再盛,眼前事實也不容你看不見,未來擺在你麵前的怎麼看都是遙遙無期。
自然,上麵也不會一下就允許立項讓你去慢慢整,你們先組織人學著先。
對,那時隻是讓相關的科研人員去學,從葉老上交的u盤中提取出資料和從其它地方弄來的邊邊角角中去學,去突破,還沒有正式立項。
一是咱家真的窮,不提軍費民生這些,單把科研這塊拿出來說,很多都是燒錢的項目,比如衛星,比如蘑菇雲,這哪樣不重要?又哪樣不燒錢?
航母項目要是立起來,可一點不比那倆要省錢。
這二嘛,咱技術不夠還沒有領頭人,最重要的是,領頭的那位還沒有出現。
沒有帶頭人,這項目就立不起來。
換句話說,正在學習的那批人,是上麵在提前的為了將來某一刻出現的那位領頭人而準備的助手。
而這位領頭人,上麵一直在爭論中。
有人提議,像蘑菇雲一樣,咱們從國外去尋找。
有人提議了林月曦。
兩個選擇,等林月曦,或是國外找。
小孩才做選擇,大人全都要!
確認林月曦的身體好了後,上頭其實一直在更加有意的培養林月曦,從她接觸到的各項目就能看得出來,哪樣不屬於一般科學家都接觸不到的機密?!
上頭也不知道她腦子裡貨多啊,龍老和周老他們原是想讓她多接觸接觸頂尖的那些科學家,她學習能力快,這接觸得多了,跟著的項目多了,這不就能快速成長起來了?
倆老當時都計劃著等國內那些老家夥腦子裡的東西被林月曦給掏空了後,從國外‘借’些知識回來讓她繼續深造。
放出去是不可能放出去的,這可是金蛋蛋,他們怕她一旦出去就會碎得他們連蛋皮都撈不回來。
哪曾想啊,人甭管給放到哪,都不是去學習而是去幫忙,那腦子裡的東西跟無窮無儘一樣,不僅自個能做她還能教。
好家夥,真好家夥!
他們對林月曦的心態,從儘全力去培養,漸漸的轉變為未來咱家的科技支柱已初出茅廬,再隨著林月曦一個個成就的出來,已可視其為科技界全能小當家。
之所以現在還隻是小當家,因為科研界的上麵還有莫老那些已經有著非凡成就的巨大貢獻的人呢。
可再不願接受,莫老他們也終是免不了歲月的侵襲,不是已經遲暮,就是已經離開了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