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靈珺見勸不動張軍也隻能點頭:“那行吧!我們什麼時候回去?”
張軍算了一下時間:“等一號回去吧!陽曆一號。”
現在大多數人還是習慣用農曆,因為大家都比較習慣按照這個來算日子。
但官方已經大多改用陽曆,後來許多人改說陽曆主要是因為官方的推廣。
從種田的角度來說,其實農曆更加合適。
農曆是一種綜合曆法,根據農曆的二十四節氣來播種,是沒有問題的。
但根據陽曆的時間來播種,有時候是會存在一定的問題。
張軍對這方麵,一直讚成農村要農曆為主,陽曆為輔。
城裡直接使用陽曆就行。
國家要跟國際接軌,日期就必須要對得上,不能我這邊說著農曆,國外卻按照陽曆算。
這種日期換算,並不友好。
大到國家事物,小到個人出國,都是極為不方便的。
沈靈珺“嗯”了一聲:“那行!”
張軍要等一號,也是為了上滿五天班。
雖然張軍不是那麼在乎化肥廠的工作,但這個工作能繼續做下去,還是能有一定好處的。
如果其他人不鬨什麼幺蛾子,張軍是願意保留這份工作的。
接下來的幾天張軍一心撲在工作上。
今日助教也沒有什麼工作,主要就是給那些研究人員解答各種問題,最後沒什麼問題要解答了,張軍就開始給他們講課。
不少研究人員都是農業相關的大專,甚至大學畢業。
聽了張軍講課以後,他們才發現張軍的水平比他們的老師、教授更高。
隻要張軍開課,所有研究人員都會過來。
如果能出成果,他們也是希望能做出一些成果的。
趙山厚這幾天也沒有去找劉慧彥的麻煩。
劉慧彥因為帶禮物去見了趙山厚,還被趙山厚給轟走,心裡又些慚愧,一直也沒來找張軍。
張軍倒是去找了劉慧彥幾次,可很少能碰到。
一直到一號,張軍跟劉慧彥打了聲招呼就帶著沈靈珺回了龍井村。
回去的路二三十裡,對張軍和沈靈珺來說還好。
張軍畢竟是男人,以前也經常乾農活,體力不會差。
沈靈珺這幾年吃了不少苦,雖然看這柔弱,實際上力氣不小。
回到龍井村已經是中午。
村裡的人看到張軍和沈靈珺回來,不少人立刻圍了上來:“哎喲,小軍和小沈回來了,這次怎麼在縣裡待這麼長啊?”
“小軍,你在縣裡是有個什麼好工作呀?要是有機會能不能給我們家那小子也介紹一下?”
“哎哎哎,你家小田也沒讀什麼書,小軍我家小勝也是初中畢業,有文化呢。”
初中畢業對於農村人來說,文化水平確實也不算低了。
尤其是龍井村這種比較貧困的村子。
張軍在縣裡有工作,似乎職位還不低的消息,早就已經在村裡傳開了。
誰不想讓自家兒子在縣裡有個穩定工作啊?
所以張軍一回來,村裡的七大姑八大姨就都找上來了,生怕自己晚了一步。(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