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梅見張軍一直沒有說話,心裡又些忐忑“小軍,我這些話就是隨便說說,要是說得不對,你也被往心裡去。”
“就當我沒說。”
劉慧彥也說道“老弟,你嫂子管財務還有些經驗,到時候讓她幫你算算賬就行,要是你不嫌棄,就做個出納之類的。”
張軍趕忙說道“劉哥、嫂子,你們誤會了,我是覺得嫂子說的十分有道理。”
“嫂子,那你覺得這個廠規廠紀方麵,要怎麼落實比較好?”
張梅見張軍不是奉承自己,心裡頓時愈發的自信“小軍,我覺得這個東西,就一個字,罰!”
“誰敢不遵守規定,就得罰!”
“遲到早退,罰錢!”
“假公濟私,罰錢!”
“隻要他們知道,做了這些,他們的錢就會變少,他們就不敢再做。”
張軍其實不太認可這種“罰”的辦法,但不得不承認,這種辦法是最容易生效的。
前期的時候,可能用這種辦法,比起其他的辦法,可能會更加有效“這樣也不是不行,但長期以往,大家對工廠就沒有歸屬感!”
張軍這些日子也在想一個問題。
那就是歸屬感和認同感的問題。
仔細想想,後來有很多企業做得很大,員工會對公司有歸屬感和認同感,把公司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來做嗎?
大部分員工其實是在交任務,隻是有一部分人是有責任心一些,會努力把這個任務給做到完美。
但大多數人是不會有歸屬感和認同感的。
哪怕是一些福利待遇非常好的公司,員工也很少有把老板的公司當做自己的公司!
如果不存在這種歸屬感和認同感,那企業文化到底有沒有用?
用企業文化來規範員工,也不太可能。
張軍並不想在商業上取得巨大的成功,如果他想,那他肯定會有完善的流程和高福利待遇來誘惑這一套。
張軍說道“嫂子,罰確實能很好落實工廠的規章製度,但你有沒有考慮過另外一個問題。”
“如果處罰得太過嚴重,會引起很多員工的反感。”
“有的人就算想要做點什麼幫助工廠發展,他們也會害怕受處罰,做事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張梅聽後認真想了一下“這確實是一個問題,要想辦法引導才行。”
“在這方麵或許可以做一些免責規定和獎勵措施。”
張軍又搖頭“隻要特定的情況可以免責,就容易成為一部分人鑽空子的方向。”
張軍和張梅聊了很多,越聊越是發現,張梅確實是一個管理型的人才,隻是缺少經驗。
甚至連張軍都覺得,如果自己沒有上一輩子的經驗,在管理方麵,自己考慮是不如張梅的。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張軍試探著問道“劉哥,你帶嫂子去醫院看過沒?她這情況還能不能得到改善?”
張梅身體殘疾,是火燒引起的,如果能讓她的身體得到一定的改善,那是最好的。
如果張梅身體不能改善,就算她有再強的能力,張軍也不敢讓她擔任太高的職位。
隻要職位高了,肯定是要接觸一些比較重要的客戶的。
張梅聽到這問題,臉上閃過一絲自卑。
她終究也是一個女人,身體上的殘疾,比男人更加的敏感。
劉慧彥長長歎了一口氣,說道“我們跟醫生聊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