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麻將打到接近午時,皇帝才意猶未儘的宣布結束。
不知道是皇帝運氣好還是彆人特意讓著,一場麻將打下來,就屬皇帝贏得最多。
作為本場最大贏家,此時的皇帝可謂是精神煥發。
高興之下,除了預備好的賞賜之外,又額外加了不少。
等到楊文遠時,皇帝意味深長地笑了笑,親切的拍了拍楊文遠的肩膀。
“你的賞賜我日後另做打算。”
楊文遠不敢問,連忙點頭稱是。
“你今日的表現不錯,聽聞你最近在書塾念書?既然念書,就不要再弄這些雜技玩意,全心全意的把心思放到讀書上。”
離開皇宮,楊文遠一路上若有所思。
皇帝牌桌上的那些話很值得深思。
同時人選也很值得商酌。
皇帝,邕王妃,兗王妃。
如果把替補過來的平寧郡主不算,那第四個人應當是英國公夫人。
至於為什麼英國公夫人推諉不上,原因也值得玩味。
是看出了什麼,還是真的不會打麻將?
如果真的按照皇帝的人選,那牌桌上的四個人,基本代表了當今朝堂上最強力的四個勢力。
皇帝自是不必說,最大的莊家。
英國公府,是當今大周武官勳貴裡的第一等人家,十足的軍方大佬。
邕王府,兗王府。
一個是眾望所歸的皇位繼承人,一個野心勃勃,同樣有不少支持者,雙方身後有著不同的文官派係。
這樣一想,英國公夫人堅持不肯上桌的舉動,就有些作壁上觀的意思了。
而楊文遠再想到皇帝明明會打牌,為何還要讓自己教他,最後還讓自己搬個凳子坐著,卻沒說坐哪……
以及皇帝對於楊家的獨特恩寵——皇帝再怎麼寵信、憐憫楊家,也不至於讓楊宇卿短短三年時間就連跳數品,拔擢為從二品的西廂都指揮使,晉升為禁軍序列的大佬之一。
種種跡象都表明,皇帝是有意提拔楊家,讓楊家在這場“爭嫡”的朝堂風波之中,站隊自己這方。
當今官家全然仁厚,但畢竟年老了。
現在恐怕沒有能力再生一個太子,皇位繼承人隻能從近支宗室裡選,其中最熱門的人員非邕王和兗王莫屬。
但這兩位王爺都不是親生子!
自己所出的太子,都會在有意無意間和皇帝爭搶權勢,更何況是皇帝老邁後,立不是親生兒子的宗室為太子。
所以皇帝才在幼子薨後,即便與滿朝文武百官鬨得不可開交,也遲遲不肯立太子。
同時,邕王和兗王已經被所有人視為太子候選人,早已權勢滔天。
無論他們之中的哪一個被選為太子,都能快速組建出強大的“太子黨”。
而一旦朝臣們趁時攀附太子,討好未來新君,那老皇帝的皇權會受到極大挑戰。
一旦太子的人選確定。
皇帝就不再是一言九鼎的存在,而是身邊時刻存在一個野心勃勃的競爭者。
太子一立,大權旁落近在眼前。
這是任何一個皇帝都無法接受的結果。
即便當今皇帝如何仁厚,那也隻是建立在不受威脅的情況下。
臥榻之下,豈容他人鼾睡。
所以皇帝需要團結其他的勢力,來一起維護自己堅持不立太子的決定。
而平陽侯府楊家出現的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