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蘭抬頭看了下天色,都快傍晚了,今天是去不成鎮上了:“明天我們兩個一起去。”
次日一早。
趙春蘭兩口子便早早起床往鎮上趕。
到了鎮上。
郵政局剛好上班。
他們是第一個到的。
所以不用等。
趙春蘭顫抖地拿起話筒,照著紙上的號碼撥過去。
這次撥的很慢。
一個數字一個數字的對。
很快。
那邊便有人接通。
聽到那邊傳來的聲音,趙春蘭激動地紅了眼眶:“你好,同誌,我是沈舟的爹。”
趙春蘭太激動,一開口便嘴瓢。
一旁的沈大柱隻差沒揍人,他在旁邊糾正:“是娘,不是爹,你是爹,那是我誰?”
趙春蘭這才知道自己說錯了,又糾正道:“同誌,我剛剛說錯了,我是沈舟的娘,可以讓沈舟接個電話嗎?”
那邊果斷拒絕:“不可以,他現在很忙,沒時間接電話。”
趙春蘭很失望,但還是沒有放棄機會:“那他什麼時候不忙,等他不忙的時候,再打過去。”
“這兩個月,都很忙。”
趙春蘭一聽這話,內心瞬間不安起來:“沈舟出事了,對嗎?”
“他沒出事,他很好,兩個月後,你再打過來。”電話那邊的人說完這句,便掛掉電話。
聽到話筒裡的嘟嘟聲,趙春蘭有些出神:“老頭子,接電話的人說舟舟很忙,這兩個月沒法接電話,你說什麼事,竟然要兩個月才能接電話?”
沈大柱也覺察到了不對勁:“感覺出事了,我們去京都看看吧,隻有親眼看看,才安心。”
趙春蘭也有這樣的想法:“把三毛叫上,他去過,又識字。”
……
京都機械廠。
沈舟、許小瑤、荷花、許建國四人借用廠裡的實驗室,自掏經費製造新機器。
這款新機器,是許小瑤跟沈舟共同設計的。
廠領導不認可,認為這機器製造不出來,不給經費。
於是四人決定一起掏經費。
“大舅,這個零件不標準,再磨掉一毫米。”何大舅是最後一個進廠的,他的技術不如其他人。
荷花沒有設計天賦,但她的工藝是最精湛的,眼睛跟尺一樣精準,一眼就能看出何大舅做的零件有差異。
何大舅知道荷花的本事,他立馬修改,很快一個標準的零件交到荷花手裡:“很好,大舅,下麵的零件就按這個標準來。”
何大舅應聲:“好——”
許小瑤跟沈舟設計的是一款收割機。
有了這款收割機。
不僅省時還省力。
就在沈舟幾人閉關鑽研時。
趙春蘭,沈大柱,三毛出現在了機械廠門口。
趙春蘭幾人看著比鎮上大好幾個倍的機械廠,震撼地說不出話。
不愧是京都!
這廠子,比鎮上大多了!
“三毛,這就是機械廠嗎?”
三人當中,就屬三毛識字最多,趙春蘭兩口子隻能依仗他。
“上麵寫的是機械廠,但我不知道京都有幾個機械廠,我去問問。”
三毛以前來過京都,所以膽子比較大,他找到保衛科:“同誌你好,請問沈舟在廠裡嗎?”
三毛運氣好,問的同誌,剛好認識沈舟,且兩人關係還不錯:“你是誰?”
三毛一聽這話,就知道穩了:“我是沈舟的弟弟,我娘之前打電話找他,沒找著人,我娘擔心他出事,就來找他了。”
“啊!他好的很,正在研究新機器,在研究室,跟外界斷了聯係的,就算來了,也見不著人。”(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