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生說道。
“那我就更得去了。”
“不能讓他們把陰招壞招,都用在你的身上。”
宋思銘說完就掛了電話。
這讓王慶生分外感動。
王寨鄉和野坡鎮,可是隔著縣,隔著市呢!
平心而論,宋思銘這個王寨鄉的鄉長,沒有義務為他這個野坡鎮的平頭老百姓,遮風擋雨。
可宋思銘還是這麼做了。
王慶生思忖片刻,又撥通了一個電話“老二,你是不是有一個同學,在縣公安局工作?”
……
對於常年生活在城市的青山日報記者和江北日報記者,吃農家飯,也算是一種彆樣的體驗。
雖然味道上,與城市的知名餐廳有著極大的差距,但貴在純天然無添加。
吃飯的時候,宋思銘更是對各個菜所使用的原料,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而這些原料,也正是幾天後,王寨鄉年貨節的主力。
在沒有建立深加工基地之前,王寨鄉的特產,也隻能以初級農產品為主。
先賣一部分,讓老百姓過一個富裕年,是宋思銘搞年貨節的另一個初衷。
“去看看青山醇的製作過程吧!”
吃飽喝足,龐蓓蓓主動說道。
“不休息一會兒了?”
宋思銘怕幾個記者連軸轉太累。
“不休息了。”
“抓緊時間完成采訪任務,爭取明天見報。”
青山日報的記者,說道。
來之前,他們的大領導王向東,可是專門跟他們談了話。
希望他們又快又好地完成這次采訪任務,為貧困山區的發展添磚加瓦。
“對,抓緊時間完成采訪任務。”
龐蓓蓓也是同樣的意見。
但她並不是因為有來自上麵領導的壓力,而是覺得宋思銘一直陪著他們,太耽誤宋思銘的時間。
早點結束采訪,就能早點解放宋思銘。
“好,我安排車。”
青山日報兩名記者,江北日報兩名記者,宋思銘安排了兩輛車,每輛車上都有一名副鄉長陪同。
宋思銘自己又開了一輛車,帶上潘建國和戚向山。
原本是沒有戚向山的,因為,戚向山還要賣酒,但午飯前一問,酒已經賣完了。
戚向山正好回家看看,順便再運一批酒過來。
依舊是走連通永壽市和青山市的永青線,繞過半座大山,在兩市的交界處,轉縣道,進鄉道,最終,花費兩個小時,到達戚家莊村。
“再有差不多半年,王野路修通了,就不用這麼繞了。”
“到時候,兩個小時的車程,能縮短到半個小時。”
下車之後,宋思銘介紹道。
“兩個小時縮短到半個小時,相當於綠皮火車變高鐵啊!”
一名青山日報的記者形象地形容道。
“修路是第一步,我們爭取讓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從綠皮火車變到高鐵,還希望各位能多幫忙宣傳一下,越多人知道王寨鄉,王寨鄉的發展就越快。”
宋思銘對記者說道。
“宋鄉長,您說這話就見外了。”
“我們都是青山人,而王寨鄉又是青山的王寨鄉,對王寨鄉有益的事,我們肯定會不遺餘力地去乾。”
幾名記者你一言,我一語地說道。
接著,就是參觀潘建國的釀酒作坊。
這一部分都是專業知識,宋思銘插不上話,得潘建國來。
等潘建國講解得差不多了,宋思銘補充道“今天,王寨鄉政府門口排隊買酒的景象,大家也都看到了,小作坊式的生產,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接下來就是建廠,擴大生產規模。”
“擴大規模好啊,我們戚家莊村,可以免費提供廠房。”
宋思銘話音剛落,背後就響起了一個聲音。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