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位優勢,隻能拿大數據中心說事。”
“經濟發展,不能看現在,還要看未來,青山的經濟發展潛力,在江台和昌順之上,江台和昌順已經進入穩定期了,青山還在快速向上。”
“城市水平,這就需要程市長找找關係了,撤縣劃區的申請都遞上去兩年了,什麼時候能批下來?隻要批下來,城區麵積會迅速擴大到現有麵積的十倍,有了土地,就好發展了。”
“人才水平,這個其實是最好解決的,出台吸引高端人才的各項政策,切實幫高端人才解決生活,就業,醫療,教育,工作,職稱等方麵的問題,政策一定要激進一點,最好能引起輿論的廣泛關注。”
針對四個方麵,宋思銘一一給出方向。
有些是他自己的想法,有些則是融合沐可欣的建議。
“思銘,你幫了我的大忙了。”
“如果人工智能大模型項目,真的落地青山,我給你記頭功。”
程奎當即對宋思銘說道。
“頭不頭功,是次要的。”
“我隻希望青山的發展能越來越好。”
一般人要是這麼跟程奎說,程奎肯定會覺得虛偽,假大空。
但同樣的話,從宋思銘口中說出來,程奎沒有半點那樣的想法。
因為,他足夠了解宋思銘,知道宋思銘一個真正的純粹的人,他的認知和想法,超越了太多太多人。
有時候,程奎跟宋思銘站在一起,甚至會有一絲絲慚愧,覺得自己的功利心太強了。
“聽說前段時間,有人提議你書記鄉長一肩挑,被倪文昭一票否決了。”
程奎旋即把話題轉移到宋思銘身上。
“是。”
提起這件事,宋思銘也是略有遺憾。
儘管,書記,鄉長都是正科級,即便書記鄉長一塊當,級彆上也沒有任何提升,但從二把手到一把手,意義還是非常重大的。
宋思銘原計劃是等盧增漢退休後接班,如今,盧增漢提前退了,他還是想把握住這次機會的。
因為,一旦來了新書記,他再想邁這一步,恐怕就得兩年甚至三年以後了。
“倪文昭這個人自尊心太強了。”
“受不了一點委屈。”
“但過剛易折,早晚他會因為自己的性格栽跟頭。”
程奎先評價倪文昭。
理論上,他和倪文昭是一類人,都是擁有強大背景,並靠著強大背景一路高升,但是他又和倪文昭不同。
關鍵時刻,他是懂得低頭的,就比如之前的蔣有龍事件,如果他堅持不低頭,都不可能有眼下這次通話。
但宋思銘不好接茬,因為,他所處的高度,還不足以評價倪文昭。
程奎頓了頓,又說道“我幫你想想辦法,爭取讓你這次把書記上了。”
“不太好辦吧?”
“一票否決後,倪文昭去省裡告了狀,黃書記已經找瀾滄縣的班子成員挨個談了話。”
宋思銘提醒程奎。
“事在人為嘛!”
“我努努力,萬一成了呢?”
程奎話語當中,卻是透著自信。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