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元吉……”
鄭元吉參與其中,宋思銘並不意外,因為,在競爭青山醇商標的時候,鄭元吉就是王培基的支持者。
而且,鄭元吉與潘建國,本身就存在著難以調和的矛盾,哪怕沒有王培基,鄭元吉也不會坐視潘建國的青山醇酒廠做大做強。
但要說鄭元吉是這次網絡舉報事件的幕後主使,宋思銘不太相信。
鄭元吉能一步步走到市國資委主任這麼重要的位置上,政治敏感性肯定是有的,他應該很清楚,事情鬨那麼大,會是什麼後果。
“況縣長,我覺得,還是要用證據說話。”
“有些違法犯罪分子為了減輕罪責,最喜歡拉其他人下水,公安機關不能被他們牽著鼻子走。”
宋思銘在電話裡,對況大誌說道。
“明白了。”
況大誌瞬間明白了宋思銘的意思。
宋思銘不想事態擴大化。
對況大誌來說,這是好事。
畢竟,鄭元吉的級彆在那擺著,他一個副縣長兼縣局局長,真去查鄭元吉,沒準就得把自己搭進去。
掛了況大誌的電話,宋思銘又有點兒睡不著了。
這次的事,可能和鄭元吉沒關係,但不代表鄭元吉就沒問題。
鄭元吉想方設法給潘建國製造障礙,透露著做賊心虛,宋思銘不相信,一個一清二白的人會那麼在意,十幾年前,被潑的一盆臟水。
第二天一早。
宋思銘想了又想,還是撥通了市紀委副書記王振的電話。
早在剛剛認識潘建國的時候,宋思銘就把潘建國保存已久的那張照片,交給了王振,希望王振能循著那張照片,發現鄭元吉違法違紀的線索。
但年前的時候,王振反饋,照片中的彆墅,跟鄭元吉沒有任何關係。
同時,針對鄭元吉的調查,已經被市紀委書記許滄海叫停。
不過,節後上班的第一天,許滄海就調走了。
青山市紀委書記,已經換成原省紀委常委,第三督導組組長饒立言。
重啟調查的條件,已然成熟。
電話通了以後,宋思銘還沒來得及提鄭元吉的事,王振便先行問候起宋思銘,“雨過天晴的感覺怎麼樣?”
宋思銘自然明白雨過天晴是什麼意思。
從前天晚上到昨天晚上,對他來說,確實是滂沱大雨,王培基和梁洪芳的舉報視頻,所引發的輿論,讓他坐立難安。
好在,關鍵時刻,有貴人相助,讓這場大雨化為無形。
“以後,還是要低調一些,人紅是非多啊!”
宋思銘自嘲地回應王振。
“有些時候,不是想低調就能低調的。”
“省市兩級的媒體采訪你,你能不接受?”
王振說道。
“確實沒辦法拒絕。”
宋思銘感慨著說道。
現在是一個唯流量論的時代,各級單位、部門,也不能免俗。
這次的舉報事件,讓他的熱度來到了一個新高度,他有預感,江北文旅,江北日報,會更加賣力地宣傳他,以獲取更多的流量。
“你給我打電話,是不是想問鄭元吉的事?”
隨後,王振主動問宋思銘。
“對。”
宋思銘回答道。
“市紀委已經重啟了對鄭元吉的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