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隨後說道“詡還以為是世叔舉薦的我。”
“不是,太子殿下提起你的時候,是以閻文忠品鑒你的話語為由,不過閻忠的話語應該傳不到太子耳中。”皇甫嵩直接說道。
劉辯雖然找了一個理由,但是皇甫嵩沒有相信。畢竟閻忠又不是名傳天下的名士,閻忠品鑒一個涼州人的話語更不會有多大傳播度,最多也就是在涼州範圍內流傳,更彆說傳入太子耳中。
不過劉辯已經找了理由,這件事情又無關緊要,皇甫嵩自然不可能當麵說這是假話。
“閆忠嗎?”賈詡內心思量著,他也相信皇甫嵩的話語,閻忠品鑒他的話語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事情,太子不應該知道這種事的,但是太子現在就是知道了。
“太子身邊是不是還有涼州人士?”賈詡試探性地問了一句,如果有涼州人士,那可能會提起他的名字。
“沒有,儘是關東七州人士。”皇甫嵩直接說道。
“既然文和已經到了,那老夫也就修書一封,文和帶著書信前往太子府就是。”皇甫嵩隨後說出了他對賈詡的安排。
他留著賈詡也沒有什麼用處,而且此時也不是敘舊的時候,他現在還是大軍主帥,這種私人事務不能占據他太長時間。
“多謝世叔。”賈詡拱手說道。
很快,皇甫嵩將證明賈詡身份的書信寫好,待墨跡乾涸之後,將其交給了賈詡。
皇甫嵩並沒有在信中對賈詡加以推薦,隻是將賈詡的情況說明了一下,賈詡是太子要的人,已經入了太子殿下的眼,他再推薦也不會增加賈詡在太子心中的分量。
現在能讓賈詡前途坦蕩的路隻有一條,那就是賈詡在太子麵前證明自己的能力,成為太子的心腹之臣,除此之外彆無他路。
賈詡將書信小心的收好,隨後很有眼力勁的告辭離開,他看出來了皇甫嵩沒有再與他交流下去的興致。
“老夫這裡還有一些軍務,就不送文和了。”皇甫嵩客氣了一句。
“不敢勞世叔大駕。”賈詡說罷,離開了皇甫嵩的營帳。
本想從皇甫嵩這裡了解更多信息的賈詡有些失望,他的疑惑並沒有得到解釋,反而增多了。
他擔任郎官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名聲,雖說也是在洛陽,但那已經是十多年前的事情。
而現在太子殿下突然點名道姓的要見他,太子殿下身邊也沒有其他涼州人,那太子是怎麼知道他的?
在陳倉休整一天,賈詡再次帶隨從前往長安,一路上打探關於太子的消息,隨後就聽到了司徒崔烈上奏棄地涼州的事情。
“崔烈當真不為人臣!”賈詡內心也有了些許火氣,身為一個涼州人,聽到這種消息怎能不生氣!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