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所有的事情全部交代給應澤之後,齊虞便沒有多做耽擱,他遣人與喚來在偏殿之中休息的青鳥,很快,兩人便一同出發,前往東昆侖玉虛宮。
不過說來,在這一路上,兩人的腳程倒算不得很快。
按照青鳥所說,西王母的意思是齊虞可以先行準備一番,與三清的會麵也並不是很急切,半月之內,兩人抵達東昆侖即可。
而既然西王母都這樣說了,那齊虞自然也就不會著急趕路。
他特意放緩了速度,可以在沿途走走看看,畢竟,這些年來齊虞外出的次數其實並不多,此番難得離開西昆侖去赴會,能看一看這個時代的風貌,體會一番洪荒大地之上的風土人情也是好的。
而恰好,此行一路上,還有著青鳥這樣合格的解說員,天時地利人和可謂是俱在了,齊虞又怎麼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呢?
因而,齊虞和青鳥神女兩人乘著仙舟,自玄圃秘境啟程,以一種不緊不慢的速度,沿著昆侖天河一路逆勢而上,直向著東昆侖的主峰駛去。
莫要看此程隻是由西昆侖前往東昆侖,貌似兩山之間的距離並不是十分遙遠,可實際上,昆侖仙山廣袤無比,想想看,一座仙山可以支撐起東方蒼天,那其規模又該是何等宏偉?
洪荒之中,能超越昆侖的仙山,恐怕也隻有一座不周山罷了。
也正因此,所謂的東、西昆侖,雖然聽上去相隔不遠,但實際上,卻還隔著一道浩浩蕩蕩的昆侖天河,以及天河兩岸不知多遠的路途呢!
若是等閒的洪荒生靈,就是窮極一生,恐怕也未必可以走遍昆侖山脈,便是天人境界的神魔,在東、西昆侖之間往返也絕不會是一件易事,若不乘仙舟神輦等,便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和漫長的時間。
這,才是實際上東、西昆侖兩山之間的距離,也是昆侖之所會被世人視為一係兩山,而非一山兩峰的本質原因。
當然,對於齊虞這一級數的強者而言,哪怕這個距離在空間上非常遙遠,但也實在是稱不上什麼問題,天人境界之上,幾乎每一步都等若天地之彆,哪怕是青鳥這等都天大聖,都不會將東、西昆侖之間的距離放在眼中。
而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源自於自身的實力罷了。
螻蟻翻越土坡就猶如登天,而真正翱翔在九天之上的真龍,又何時會將區區一個小土坡放在眼中?
境界不同,眼界與處境自然也就大不相同,很多時候,一個人隻需要破開頭頂的一層“天空”,一切便都會變得豁然開朗。
此刻,齊虞立於仙舟船頭,看著天河兩岸的景色向後飛逝,又看到沿著河岸而生,世代於此繁衍生息的諸多生靈,不由得感慨頗多。
而就在下一刻,天河東岸,靠近東昆侖的方向,一座城池突然映入了齊虞的眼簾,引起了他的注意。
須知,洪荒大地之上,除了一些大型神魔法脈、聖地皇朝的所在地,以及一些神族大能所居,特意開辟出的各族互市之城外,可是少有這樣的城池矗立的。
大多數洪荒族群,更多的還是依山水而居,聚集為部落,在這一點上,無論是先天種族還是後天生靈皆是如此。
但眼前這座城池,無論是以規模還是形製而言,顯然都不像上述的那些情況,在齊虞的眼中,這更像是棲居在昆侖腳下的某一族新建而起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