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金光印入了劉基的眼簾。
“這……”劉基有些震驚的張了張嘴,僵硬的轉過頭看了看劉裕,又看了看箱子裡的黃金。
“這是黃金?”
劉裕笑而不語的點了點頭。
“全部都是?”劉基指了指旁邊的三個箱子。
“不是。”劉裕搖了搖頭:“那些是白銀。”
聽到此話,劉基更是震驚到連話都說不出來。
在漢朝,很少有把白銀用作貨幣來進行交易。
自漢武帝早期,白銀一度很是流通,但由於盜鑄還有冶煉技術的不足,而且純度不夠,從而導致市價跌落,直到最後退出貨幣流通領域。此後,白銀一般被用來儲藏、賞賜。
雖然之後很少用來當做貨幣流通,但白銀的價值還是不容忽略的。
即使不直接當做交易貨幣,而用來打首飾,也能夠把白銀的價值打上去。
劉基把箱子全部打開後,沉默了很長一段時間。
而後看著那差不多有後世紅磚大小的金磚,試探的單手拿起一塊,才發現竟然拿不動。
接著他又用上兩隻手一起去抓,這才讓那塊金磚堪堪移動。
“三哥怎麼樣!”劉裕看著劉基氣喘籲籲的模樣,不由得有些好笑的問道。
“這些……”劉基指了指幾個箱子問道:“你從哪裡弄來的。”
劉裕神秘一笑。
劉基翻了個白眼。
兩人異口同聲的說道:“秘密。”
笑鬨過後,劉裕又繼續對劉基說道:“三哥,你還記得幾年前我寫給你的書嗎?”
“當然記得。”劉基想到守孝時,劉裕給他送來的那些,由紙張製成的書籍。
當時大哥還對此充滿了羨慕,四弟看到後,便又回家拿出了一疊紙張交給大哥,說不夠還有。
那時他還沒有意識到,劉裕給的那些紙到底有多珍貴。等到出了廣武遊曆之後,他才意識到,當初大哥為什麼對他和二哥收到劉裕送給的書籍,那麼羨慕的原因了。
在這個知識還是由竹簡承載的時代,能夠擁有一卷紙張製成的書籍,可是家族財富的證明。
雖然經過蔡倫改進的紙張,比之前的紙張要好很多,還是不能夠同他四弟拿出來的紙張相提並論。
他還記得每次大哥在撰寫《齊名要術》時,都要在地上反複斟酌,之後才會珍重而又仔細的,把那些文稿抄寫在紙張上麵。
如果碰上寫錯了一個字,大哥都會心疼好久。
因此大哥每次看到二哥,拿著那些兵書不當回事,隨意亂擺亂放,都會嚴厲的訓斥他。
後來劉基才知道,這些紙張都是自家四弟搗鼓出來的,母親還為此下了禁令:嚴禁紙張的秘術外傳。
隻有少數幾個心腹才知道,新式紙張的技術。
對於現如今,劉裕提到他改良的造紙術,劉基感到疑惑:“你提它做什麼?”
“三哥如果我們買那些紙,你說能夠賺多少錢。”
“嗯?”劉基先是一驚,而後疑惑的說道:“母親不是說過這紙張技術不準……”
說到這劉基知道自己問了個蠢問題,雖說不準外傳可也要看是誰,以母親對四弟的寵溺程度,這事說不準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