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劉裕麵臨的情況和張遼所麵臨的情況也是相差不大,至少對於劉裕來說是這麼認為的。
當時的蹋頓聯軍陣型不穩。
此時的鮮卑軍隊雖然陣型整齊,可那也要說跟誰比。
畢竟鮮卑和烏桓這些遊牧民族都一樣,單兵作戰能力強,但整體軍陣能力弱。
同漢家軍陣比起來簡直是漏洞百出。
而且此時的鮮卑大軍正在全力攻城,還有圍剿漢軍,哪裡有時間關注後方的變化。
雖然他們的中軍挪到了後後方,可也不知道他們是心大,還是覺得身後曠野中即使有人前來偷襲,他們也能夠反應過來。
總之,便是鮮卑人給了劉裕機會,對於已經能夠隱約間抓住戰機的劉裕而言,這可是不可多得的戰機。
即使鮮卑人反應過來,也會因為他們的突然襲擊,而導致陣型混亂。
隻是有些可惜,他們隻有六百多人,也不知道能不能夠做到和張遼一樣的戰績。
至於像李世民那樣三千破十萬,他是想到不敢想啊,畢竟是被子任先生評為“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其右!”的七世紀最強碳基生物啊!
劉裕距離成長成為二鳳那樣的統帥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再說現在也沒有三千騎兵供他指揮啊!
現如今情況緊急,劉裕也管不了這麼多,隻能冒險一試了。
而此時在馬邑城下,那個率軍奮戰的人確實是劉盛。
原來在幾天之前,在劉盛帶領著那一千漢軍回到雁門郡後,雁門郡的郡守聽到消息後還有些不相信,認為是下麵的官吏在騙自己。畢竟根據臧旻帶回來的消息,征討鮮卑的漢軍已經全軍覆沒了,隻有他在親軍的拚死護衛下才逃了出來,雖然他試圖辯解大軍戰敗是因為鮮卑人的突然襲擊,還有匈奴人的臨時反叛,這才使得漢軍遭遇大敗,可臧旻還是因此被壓往雒陽下入昭獄,等候朝廷的發落。
而且距離漢軍戰敗都不知道過去多少天了,怎麼可能會有一支千人之多的漢軍從草原之上回來,你以為那些鮮卑牧民是眼瞎還是什麼。
可是等到戴景見到劉盛後,才不得不相信了這個消息,因為劉盛他認識,當初劉盛被掉到雁門郡做守城司馬的時候,李氏還有令狐氏的人都跟他打過招呼,可是還沒等他跟劉盛好好結交一番,劉盛就被征調到了出征鮮卑的大軍之中。
等到漢軍戰敗的消息傳回來,戴景還為劉盛身死沙場的消息感到錯愕和驚恐,畢竟這可是李氏還有令狐氏要他關照的人物,而且他也打聽過劉盛的身世。
雖然也是雁門郡本地人,可是也不知道怎麼回事,這幾年劉盛所在的劉府,身份和資源一直刷刷往上漲,自前兩年遷到太原郡後,更是和並州的各個世家組建了“晉商”。
這個“晉商”賣出的東西可全都是搶手貨,聽說已經有中原的世家在接觸“晉商”想要入會,如果到了那個時候,想必劉家會更上一城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