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時常會對長生的問題產生思考。
他已經橫掃了六國。
靜室內的座上,嬴政靠坐在那裡,兩手輕放在身旁,殿中靜默。
他半睜著莊嚴的眼眸,眼前似乎又一次想起了一次次在戰場上帶兵的場景,看到了那無數的兵戈直插天際,看到了無數的戰馬於沃野中征伐。
看到了一次次的險象環生,一次次的刺殺。
這亂世紛擾已有近百年,早已當儘矣。
“朕嬴政平定天下戰亂,難道如今便治理不好這天下?”
“朕定要讓這大秦的天下,長治久安,成為極樂之所!”
敲門聲響起。
乃是李斯。
秦始皇激情正好,朗聲道:
“丞相進來吧。”
李斯負手而立,望著座上的人:
“陛下。”
秦始皇知道,李斯這趟來找他一定是有事的——
但先得順著我來。
此時此刻,秦始皇嬴政,心中激情澎湃:
“先生,您可還記得,您曾經問過寡人,何為國?”
李斯一愣。
嬴政今天怎麼把這個問題想起來了?
秦始皇嬴政哈哈大笑,朗聲道:
“朕要告訴你,現而今,天下為國!”
“而這天下為國,普天之下,莫非朕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秦始皇嬴政直抒胸臆,這是他最後終於想通的:
在六國統一之後,秦始皇始終有點適應不過來:
畢竟終究是一方天下。
和昭子聊過之後,他這才醒悟過來:
娘希匹,天下都是朕的,朕就是天下共主!
連昭子這位天命的代表都站在朕這一邊,朕難道就不能治理好這個天下?
李斯等到秦始皇平定下來,才問李斯道:
“先生此行,找朕何事?”
“先生您有話直說便是。”
“朝堂之上,君子相待,朝堂之下,師徒相承。”
李斯是秦始皇少數極為信任的人之一。
畢竟是自己的從小到大的授業恩師,算是從小到大在嬴政身邊扮演了一個“長兄如父”身份的人。
而且嬴政在過去的十年裡,受到了李斯極多幫助。
廷尉王倌之所以是廷尉,是因為他在書同文車同軌這些統一後措施上起了很大作用。
十年,李斯謀定諸國而定其測錄,蠶食列強,以遠交近攻之計策,固內而屯軍,休養生息,收獲大量土地。
如今大秦境內,國力強大,兩百年的重農抑商帶來的結果是農業發達,都江堰,靈渠等等設施也都很好。
李斯沉吟片刻,說道:
“陛下,臣這次是來找您……商議一下輩分的事情。”
“輩分?”
秦始皇似乎有些疑惑,“什麼輩分?”
“是在昭子一脈的輩分。”
“昭子一脈?昭子的族脈這麼頑強嗎?”
秦始皇有些訝異,之前橫掃六國的時候,境內的昭子一脈幾乎已經儘數離散了——
這也正常,這種由各家人士組成的雜合門派,基本上很容易就會散了。
但昭子一脈居然還存在?
“昭子一脈現在死灰複燃,成了一個武學門派。”
“他們的武學門派需要修訂一門族譜,族譜上麵要記述我們兩個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