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標是要在控製海湖幫和五鬼門之後,讓新建立起來的勢力在桐山一帶站穩腳跟,那麼得罪當地百姓的事情自然是不能再乾。
他與楊萬斤三兄弟的格格不入,也正是這兄弟三人私底下對他不滿的主要原因。
說白了,海湖幫本來就是一群土匪,現在你讓這群土匪從良不去騷擾百姓,不去搶奪錢財,那不是比殺了他們親娘還難受?
在劉鐸的安排下,劉鬆與劉海帶領著門中弟子沿山道一路向下趕至山腳。
按照邵曦的說法,就是要儘可能地給海湖幫一個迎頭痛擊。
隻有把他們打痛了,他們才會急,隻有他們急了,麵對撤退的五鬼門他們才會追,隻要他們追便可以在半山上伏擊他們。
劉鬆和劉海因為上次的事情本來就憋著一肚子的火,聽邵曦這麼一說,答應得比誰都痛快。
不過邵曦也囑咐他們不可以火氣上頭不顧一切,在激怒對方之後就要帶著五鬼門的弟子有序地向山上撤退。
劉鬆為人還是比較冷靜的,他也明白邵曦的意思,於是一再向邵曦保證。
看著這兄弟兩個帶著門中弟子奔山下而去,劉鐸有些擔心地對邵曦說道:“隻派他們二人帶弟子下山是否顯得有些力單了?不然我也跟下去吧?”
邵曦搖了搖頭,笑著對劉鐸回道:“我派他們二人下山自是有道理的,劉炬和劉塘傷勢剛剛好轉,不適合打頭陣。
“再說以他二人的脾氣未必能將我的話記在心上,倒是劉鬆和劉海相對可靠一些。
“而且他們兩個武功的境界也都在六品之上,雖然不可能擊敗對方,但至少也不會吃什麼大虧,倘若是劉炬和劉塘的話那就不好說了。
“至於你肯定是不能這個時候下山的,之後牽製楊萬斤的就隻有你,若是此時你便下山去消耗,回頭麵對楊萬斤的時候恐怕是要吃大虧的。”
雖然劉鐸依舊是對劉鬆和劉海有些放心不下,但對於邵曦如此的安排他也沒有絲毫的反駁之意。
他知道邵曦一切都是從大局出發,隻在最合適的時候用最合適的人。
“現在我們該做什麼?”
“等就行了。”
邵曦製定的計劃是劉鬆和劉海將海湖幫的人從山腳下引到半山腰,五鬼門埋伏的弟子攔腰殺出,將楊家三兄弟和程甫與海湖幫的幫眾分割開來。
後方再兜了海湖幫的屁股,使整個海湖幫的幫眾陷入包圍圈中。
而此時楊家三兄弟和程甫要麼是選擇繼續追擊劉鬆和劉海,要麼是選擇回身去救海湖幫的幫眾。
隻要他們選擇了後者,劉鬆、劉海便會帶著五鬼門弟子殺個回馬槍,去捅楊家三兄弟的屁股。
而且之前在山腳下劉鬆和劉海必定會想辦法激怒楊家三兄弟,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他們選擇前者,繼續追擊劉鬆、劉海兄弟二人。
如此一來,海湖幫的主要人物便與幫眾之間產生了嚴重的脫節,隻要他們追上來了,那便是邵曦他們動手的時機了。
此前邵曦在製定這個計劃的時候,劉鬆曾經提出過自己的疑慮。
那就是程甫是整個過程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尤其是在楊家三兄弟追擊他和劉海的時候,倘若程甫不與他們兄弟三人一同追上來的話該怎麼辦?
結果邵曦給出的答案是——涼拌。
若隻是楊家的三個兄弟追上來,而程甫沒有跟上來,豈不正是消滅他們三人的好機會?
有邵曦在,幾乎可以說在瞬間便能決定雙方的勝負,這就是為什麼邵曦要求劉鐸與自己不要提前下山的原因。
因為此時海湖幫並不知道五鬼門內多了他這樣一個人物,所以邵曦賭的就是程甫托大與楊萬斤三兄弟分開。
這正是邵曦最想看到的局麵,而程甫跟上來才是邵曦最不想麵對的。
二人之間的單打獨鬥,邵曦也沒有十成的把握能夠擊敗程甫。
“能群毆誰願意單挑啊?”
當初在邵曦說出這句話的時候,劉家兄弟五人都有點傻眼了!
一個七品“化氣境”之人說出這種話竟是那麼輕鬆隨意,理所當然,哪裡還有哪怕半點的高手風範?
高手不都應該是清高孤傲,不屑以多欺少的嗎?為什麼他們眼前的這位高手竟然看上去還有那麼一點點不要臉?
不過他們又不得不承認邵曦說得很有道理,倘若真能將楊家的三兄弟與程甫分而擊之,的確才是對他們最有利的局麵。
邵曦出手幫他們乾掉楊萬斤兄弟,回頭邵曦與程甫對上的時候,他們也能騰出手來在一旁為邵曦掠陣。
倘若邵曦真的力有不逮,他們便可一擁而上。
雖然螞蟻未必能咬死大象,但是大象加螞蟻就一定能搞死另一頭大象。
隻是這種事從彆人嘴裡說出來倒還好說,從邵曦的口中說出來總是讓人覺得有些彆扭。
此時劉鬆和劉海帶著門中弟子下山去了,邵曦與劉鐸等人站在山上的五鬼門前能遠遠地看到火把的亮點。
至於山下的情況如何,此時他們也無法確定,不過隨著那些火把的亮點在山腳下變得混亂起來,便能猜測到山下的雙方已經交上手了。
邵曦看著山下的那些火把的亮光,滿意地點了點頭,果然站在山上居高臨下更容易觀察形勢的變化。
明顯能看出山下打了好一陣子,隨後便見到有些火光的亮點開始沿著山道向山上移動。
邵曦和劉鐸都清楚,劉鬆與劉海他們開始向山上撤退了,接下來就要到最精彩的部分了。(www.101novel.com)